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净明长老睡庵》
《净明长老睡庵》全文
宋 / 王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阿师睡三昧,有如饱叶蚕。

以睡作佛事,复名所住庵。

梦觉本何择,月行影在潭。

勿笑胁尊者,二子正同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ìngmíngchánglǎoshuìān
sòng / wángzhuó

āshīshuìsānmèiyǒubǎocán

shuìzuòshìmíngzuòzhùān

mèngjuéběnyuèxíngyǐngzàitán

xiàoxiézūnzhěèrzhèngtóngcān

注释
阿师:指修行者。
三昧:佛教术语,指深入专注的心境。
饱叶蚕:比喻修行者心无杂念,如蚕食叶般专注。
佛事:佛教中的修行活动。
所住庵:修行者的住所,通常指寺庙或静修的小屋。
梦觉:梦中醒来。
月行:比喻时间的流逝。
潭:这里可能指水潭,也可能象征内心深处。
胁尊者:佛教中的一个角色,可能指修行者中的某位前辈。
二子:指阿师和胁尊者。
同参:一同修行,共同参悟。
翻译
阿师沉入深度禅定,犹如吃饱叶片的蚕。
他用睡眠来做佛事,他的居所也被命名为庵。
梦醒并无选择,月亮移动,影子映在潭中。
别嘲笑胁尊者,他们两人正在同样的修行道路中同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净明的僧人在庵中沉浸于深睡之中的景象。"阿师睡三昧,有如饱叶蚕",形象地表达了净明长老进入一种类似于禅定状态的深度睡眠,其安详自若如同吃饱后安然休息的蚕虫。"以睡作佛事,复名所住庵"则透露出这位僧人将自己的居所命名为“睡庵”,暗示他可能认为沉思冥想和睡眠同样重要,是一种精神修行的方式。

诗中接着写道:"梦觉本何择,月行影在潭",表达了净明长老对现实与梦境、觉醒与入睡的态度,他似乎并不介意这些状态之间的区别。在夜深人静之时,只有月光照映在水潭之中,这是一个宁静而超然的场景。

最后两句"勿笑胁尊者,二子正同参",诗人提醒我们不要轻视那些看似平凡但其实内心世界丰富的人物。"二子"可能指的是净明长老周围的两位弟子,他们正与师父一样地投入到精神修行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净明长老睡眠状态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在平静的心灵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禅宗对“心即是道”的强调,以及对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能达到修行境界的认识。

作者介绍

王灼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对西山因忆昨游

西山积爽不轻吹,日抱秋光隐翠微。

定性于朝容一见,玄心何地可孤违。

昨游岩壑经云闭,今忆松盘羡鸟飞。

欲理前盟相告语,烟霞久已择人归。

(0)

季夏六日过徐九一小坐同集者为方肃之周仪伯分得先字二首·其一

触热相烦度午烟,同人不速乃翩翩。

微勤问业归文酒,即事求心寄石泉。

美酝三升方计日,冰壶一片已千年。

颇疑大隐金门地,尚有无怀共葛天。

(0)

上雒王别馆曰城市丹丘其中园洞石山特幽至可屡游诸君子见招多于此习而不厌因以有言二首·其二

飞楼烟上下,虚洞月来还。

身在天人际,书传大小山。

盛名今古迫,丹诀岁时閒。

为问长生术,其中可驻颜。

(0)

自感二首·其二

说剑求欧冶,读书与斲轮。

纵横思计就,文武择能陈。

世合轻儒术,时方倚斗臣。

峨冠虽未解,交椊亦其人。

(0)

晚望

微风传窈谷,细雨到平沙。

岸色迎垂柳,波文卷落花。

云林深愈绿,山卉薄能华。

野意来无尽,青烟叠晚涯。

(0)

自城冈策马至平远

冬山何有,松何郁连。山深见松,松深见烟。

白云此中出入,以接沧浪之天。

繇来樵牧牛羊地,不疑征人策马此中还。

征人策马此中还,手折松枝挂马鞯。

溪壑崩奔危马足,树石陵临侧马肩。

念马任劳为我逸,不忍恣心促辔鞭。

朝发城冈之窈谷,午发吉潭之冷渊。

自朝自午,乡关乃前。

拭目分关之水,潈流倒射何溅溅。

心亦不能居其后,身亦不能居其前。

尚忆去冬征魂此地悬,自春夏秋又一年。

无心万木多黄落,惟有山松日静坚。

无心万木难记忆,惟有山松岁寒待客旋。

叹息寒松此岁色,吾今乃知千载其亦然。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