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杨花·其一》
《和杨花·其一》全文
宋 / 赵希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枝头的皪耀珠光,蝶使蜂媒未许忙。

识赏何人曾眼白,形容无语可雌黄。

溪桥月下疏横影,玉垄风前暗度香。

今古骚人吟不尽,奚奴空背锦为囊。

(0)
翻译
枝头的明珠般光芒闪烁,蝴蝶蜜蜂还未允许自己忙碌。
谁能识别并欣赏这美景,无人能用言语准确描述它的美。
月光下小溪桥上,稀疏的树影摇曳,清风中玉树飘香却无声。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吟咏不绝,但这些美景只能被奴仆空空地装进锦囊中。
注释
皪耀:形容光彩照人。
蝶使蜂媒:比喻春天的使者,蝴蝶和蜜蜂。
眼白:这里指赞赏的目光。
雌黄:古代写字用的矿物颜料,这里指明确的评价。
疏横影:稀疏的树影横斜。
玉垄:形容洁白如玉的树丛。
奚奴:古代对仆人的称呼。
鉴赏

这首宋诗《和杨花(其一)》是赵希逢所作,通过对杨花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淡雅而微妙的意境。首句“枝头的皪耀珠光”形象地刻画了杨花在阳光下闪烁如珠的明亮景象,富有动态感。接下来的“蝶使蜂媒未许忙”暗示了杨花的轻盈与春天的生机,连忙碌的蝴蝶和蜜蜂也为之驻足。

“识赏何人曾眼白,形容无语可雌黄”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杨花无人真正欣赏的感慨,认为即使再美的事物,如果没有得到恰当的理解和赞美,也会显得苍白无言。"雌黄"在此处比喻评价的不公正。

“溪桥月下疏横影,玉垄风前暗度香”描绘了杨花在月色下溪边飘落,以及微风吹过田垄间散发出的幽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诗意的画面。最后,“今古骚人吟不尽,奚奴空背锦为囊”则点明了杨花作为诗歌创作的主题,自古以来诗人对其咏叹不绝,然而杨花之美却并未因此而得到充分珍视,只能被随意丢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杨花为载体,寓言了美与被忽视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美的独特见解和对世态人情的深沉感慨。

作者介绍

赵希逢
朝代:宋

赵希逢(生卒年不详)一作希蓬,宋宗室,太祖四子秦王德芳八世孙。理宗淳祐间,以从事郎为汀州司理。与华岳诗词酬唱往来,有《华赵二先生南征录》今不传。词见《诗渊》第二十五册。
猜你喜欢

童丱须知.宫室八篇·其三

相国当年葺未央,欲将壮丽奉高皇。

谁知后裔求增广,万户千门起建章。

(0)

童丱须知.宫室八篇·其二

大禹卑宫自一身,能令四海叙彝伦。

雕墙峻宇垂丕训,更有遗风及后人。

(0)

喜到镇江复用前韵

试于京口驻旌麾,仰觇清光在日围。

浮玉林峦随指顾,平山栏槛尚依稀。

烟尘已逐胡奴去,城郭空惊丁令归。

摩抚正须烦恺悌,进攻初不碍乘机。

(0)

少卿杨公雅喜士左举善又东南之秀假楼居为丹壶以济人既谢以诗因出示辄次其韵

烟柳葱葱锁玉栏,楼头伟观熟窥斑。

不因置酒垂青目,安得开窗面北山。

尘市故知容隐者,声名无奈落人间。

胸中剩有安民术,且把丹壶与驻颜。

(0)

即席赋木芙蓉

盈盈伫立傲秋霜,露染胭脂作靓妆。

正似瑶池见金母,醉归未脱绿云裳。

(0)

钟馗图得人字

虬须张怒目,蓝绶亸乌巾。

抃舞身无定,驱除梦有神。

收功祛疟鬼,流咏起唐人。

图画高悬处,明朝庆履新。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