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到镇江复用前韵》
《喜到镇江复用前韵》全文
宋 / 史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试于京口驻旌麾,仰觇清光在日围。

浮玉林峦随指顾,平山栏槛尚依稀。

烟尘已逐胡奴去,城郭空惊丁令归。

摩抚正须烦恺悌,进攻初不碍乘机。

(0)
鉴赏

此诗《喜到镇江复用前韵》是宋代诗人史浩所作,通过描绘在京口(今江苏镇江)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江山美景的赞叹与对时局的深思。

首联“试于京口驻旌麾,仰觇清光在日围”,诗人初至京口,便停驻军旗,仰望阳光环绕,以示对这片土地的敬畏与赞美。这里运用了“试”字,透露出诗人对新环境的探索与好奇,而“清光在日围”则描绘出一片祥和宁静的景象,预示着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颔联“浮玉林峦随指顾,平山栏槛尚依稀”,进一步描绘了京口的自然风光。诗人仿佛能随意指点江山,林峦如浮玉般轻盈,平山上的栏杆似乎还隐约可见。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也暗示了他对这片土地的深刻理解与情感投射。

颈联“烟尘已逐胡奴去,城郭空惊丁令归”,转而关注时局。诗人提到过去的战乱已经平息,但对历史的伤痛仍有所触动,尤其是对丁令(古代少数民族)的回归,既表达了对和平的喜悦,也隐含了对过往动荡岁月的反思。

尾联“摩抚正须烦恺悌,进攻初不碍乘机”,诗人在此表达了治理国家的策略与智慧。他认为安抚民众、推行仁政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同时也不排除必要时的军事行动,但需把握时机,灵活应对。这反映了诗人对政治与军事的深刻见解,以及对国家稳定与发展的长远考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邃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与政治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史浩

史浩
朝代:宋   字:直翁   号:真隐   籍贯:明州鄞县   生辰:1106年—1194年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猜你喜欢

行春桥玩月

临湖维短棹,天末起凉风。

皓月飞银镜,长桥偃玉虹。

望中烟翳景,席畔水涵空。

胜会知难再,酣歌意未穷。

(0)

千墩晓发

残酒初醒后,江天欲曙时。

鸡声催棹发,月影逐帆移。

湖海牵游兴,家园入梦思。

芙蓉花正好,似与主人期。

(0)

江上观潮

昨泛湖中棹,今登江上台。

忽惊沧国内,遥驾雪山来。

势比行天马,声疑奋地雷。

鲸翻渤澥动,龙激禹门开。

汜滥江湖溢,奔腾天地回。

黄云凝未散,白鸟骇飞回。

不是瞿塘峡,虚浮滟滪堆。

难忘越人恨,空抱伍胥哀。

吊古应多赋,临风愧不才。

(0)

赠别宗给舍同年二首·其二

仙客去京华,归期正及瓜。

天高温省树,秋老禁园花。

拟向青蒲伏,宁为白笔誇。

颇思同志者,潦倒在天涯。

(0)

省中秋晚即事

斜日薄西山,幽斋梦初醒。

窗虚隙照明,室静炉烟冷。

老圃带秋容,疏林淹暮景。

省中出每迟,松落空阶影。

(0)

正落花诗十首·其九

歌亦无声哭亦狂,魂兮毋北夏飞霜。

蛛丝罥迹迷千目,燕啄香消冷一房。

世少杜陵怜李白,卬须唐珏葬姚黄。

蓉城倘有华胥国,半枕留仙我欲杭。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