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落花诗十首·其九》
《正落花诗十首·其九》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歌亦无声哭亦狂,魂兮毋北夏飞霜。

蛛丝罥迹迷千目,燕啄香消冷一房。

世少杜陵怜李白,卬须唐珏葬姚黄。

蓉城倘有华胥国,半枕留仙我欲杭。

(0)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的《正落花诗十首》中的第九首,以深沉的情感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才子遭遇的感慨。首句“歌亦无声哭亦狂”,描绘出一种极度的情绪波动,既有无声的哀歌,又有狂放的痛哭,形象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魂兮毋北夏飞霜”一句,运用了比喻,暗示亡魂不要在寒冷的北方遭受飞霜的侵袭,暗指李白等才子的不幸命运,流露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

接下来,“蛛丝罥迹迷千目,燕啄香消冷一房”通过细致入微的自然景象,表达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观察,蛛网缠绕,燕子啄食,寓示着人事的纷扰和凋零,以及诗人内心的孤寂。

“世少杜陵怜李白”一句,借杜甫对李白的敬仰,表达出诗人对像李白这样杰出人物的怀念和惋惜,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才子的忽视。

最后两句,“卬须唐珏葬姚黄”和“蓉城倘有华胥国,半枕留仙我欲杭”,诗人想象如果能有如华胥国般的理想世界,他愿意在那里留住李白的灵魂,表达了他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逝去英雄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寄上金陵马右丞

惠爱如春威似霜,神明佳政蔼余杭。
集贤庭畔依依柳,无限行人比颂棠。

(0)

山舍小轩有石竹二丛鬨然秀发因成二章

麝香眠后露檀匀,绣在罗衣色未真。
斜倚细丛如有恨,冷摇疏朵欲生春。
阶前红药推词客,篱下黄花重古人。
今日含毫与题品,可怜殊不愧清新。

(0)

采山石

危阁闲登日渐曛,整屏晴雨枕江濆。
秋稜瘦出无多寺,古翠浓连一半云。
坐卧不抛输钓叟,往来长见属鸥群。
翻然却怪宣城守,是甚移将李白坟。

(0)

寄闻义闍梨

平昔常闻溪口路,重山複水去无穷。
禅余试问舟人看,几宿还能到剡中。

(0)

予顷得宛陵葛生所茹笔十余筒其中复得精妙者

神锋虽缺力终存,架琢珊瑚欠策勋。
日暮闲窗何所似,灞陵憔悴故将军。

(0)

赠当途朱仲敏

甚与时流道不同,南朝台阁是家风。
高闲几格图书畔,冷澹门庭树石中。
因寄诗牌寻胜景,擬投文卷数名公。
荣登显达他年后,应笑冥冥弋者鸿。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