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带桥边辍榻来,桧香松暖寺门开。
饥猿隔涧窥红果,老鹤沿阶啄紫苔。
豪客漫夸诗胜偈,高僧自说镜非台。
軞车历遍黄金界,九斗坛前趁月回。
玉带桥边辍榻来,桧香松暖寺门开。
饥猿隔涧窥红果,老鹤沿阶啄紫苔。
豪客漫夸诗胜偈,高僧自说镜非台。
軞车历遍黄金界,九斗坛前趁月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游览善权寺的体验,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玉带桥边辍榻来”,以玉带桥为引子,暗示了旅程的开始,仿佛是踏上了通往幽静禅境的道路。接着,“桧香松暖寺门开”一句,通过桧树和松树的香气,以及寺庙大门的开启,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预示着心灵的净化之旅即将展开。
“饥猿隔涧窥红果,老鹤沿阶啄紫苔”两句,运用生动的细节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饥饿的猿猴隔着山涧窥视着红果,表现出动物世界的求生本能;而老鹤在石阶上啄食紫苔,则展现了自然界的平静与和谐。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也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接下来,“豪客漫夸诗胜偈,高僧自说镜非台”两句,对比了世俗与精神追求的不同态度。豪客们或许会夸耀自己的诗歌才华超过佛经中的偈语,而高僧则认为镜子并非实体,暗示了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向往和对物质世界的超越。
最后,“軞车历遍黄金界,九斗坛前趁月回”描绘了诗人深入探索的过程,以及最终在月光下返回的场景。軞车代表了深入探索的精神,黄金界象征着富有价值的智慧和真理,而九斗坛则是修行的圣地。整首诗通过这一系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宗教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与子长安来,一月已过半。
朝发青家驿,畏途愁日晏。
悬车下绝壁,浊流倏瀰漫。
飞鸟到来深,颓云匿不散。
槎枒生地穴,破碎撑霄汉。
仰望白日乾,俯穿泥没骭。
车从涧底行,心与悬岩乱。
出险眼渐明,停鞭指行馆。
酒注肝肺热,深谈复达旦。
新机万弩发,势若水滮涆。
方舆自风气,朝报成断烂。
欲通江海情,孰与置邮传。
忽忆去年游,湖亭瀹茗碗。
今夕复何夕,风沙满庭院。
故人别我无消息,江头日日愁风色。
莽眇关河又一时,飘忽春光不相接。
悲欢黯黯思昔游,脱帽笑指祢衡洲。
无端落日照离别,从此烟波各自愁。
眼前摇落知谁劲,可怜怀抱向人尽。
歧路相看泣弟兄,天涯况复怜贫病。
由来人事尽堪怜,岸然气与浮云连。
乾坤万态震顽懦,几辈佼佼称时贤。
书生睥睨真成误,婀娜如君有深悟。
性情以外百不营,婉转深心托词赋。
知君岁晏愁感多,放眼天地同坎坷。
江天酝酿好风格,只今回首同蹉跎。
潇湘夜黑雨声急,荒荒往事成追忆。
独掩深屏剪烛看,檐花乱落春风色。
可怜岁岁泣春风,况复孤儿途路穷。
人生何处论知己,掩袂东望愁飞鸿。
《寄和范仲林秀才》【清·俞明震】故人别我无消息,江头日日愁风色。莽眇关河又一时,飘忽春光不相接。悲欢黯黯思昔游,脱帽笑指祢衡洲。无端落日照离别,从此烟波各自愁。眼前摇落知谁劲,可怜怀抱向人尽。歧路相看泣弟兄,天涯况复怜贫病。由来人事尽堪怜,岸然气与浮云连。乾坤万态震顽懦,几辈佼佼称时贤。书生睥睨真成误,婀娜如君有深悟。性情以外百不营,婉转深心托词赋。知君岁晏愁感多,放眼天地同坎坷。江天酝酿好风格,只今回首同蹉跎。潇湘夜黑雨声急,荒荒往事成追忆。独掩深屏剪烛看,檐花乱落春风色。可怜岁岁泣春风,况复孤儿途路穷。人生何处论知己,掩袂东望愁飞鸿。
https://shici.929r.com/shici/ZxcVgL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