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日与陈真卿饮》
《五日与陈真卿饮》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五日逢南国,三年别旧都。

招魂传楚客,抚节见灵巫。

蒿艾因时采,蛟龙为俗驱。

清樽与鹅炙,忻此故人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zhēnqīngyǐn
sòng / méiyáochén

féngnánguósānniánbiéjiùdōu

zhāohúnchuánchǔjiéjiànlíng

hāoàiyīnshícǎijiāolóngwèi

qīngzūnézhìxīnrén

注释
五日:过了五天。
逢:相遇。
南国:南方地区。
三年:三年时间。
别:离开。
旧都:原来的首都。
招魂:召唤亡者的灵魂。
楚客:来自楚地的客人。
抚节:敲击节拍。
灵巫:有法力的巫师。
蒿艾:艾草。
因时:按照时节。
蛟龙:神话中的水怪。
驱:驱赶。
清樽:清冽的酒杯。
鹅炙:烤鹅。
忻:欢喜。
故人:老朋友。
翻译
五天后重逢在南方之地,三年离别了旧日的京都。
招魂的仪式由楚地的游子主持,击节舞蹈的是通灵的巫师。
按时节采集艾蒿,人们驱赶蛟龙以求平安。
清酒配烤鹅,欣喜的是能与老朋友共聚一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五日与陈真卿饮》,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陈真卿在远离故乡的南方相聚的喜悦之情。首句“五日逢南国”,点明了相聚的特殊时刻,即端午节,此时人们通常会怀念家乡习俗。次句“三年别旧都”,则透露出诗人与友人分别已久,对旧都的思念之情。

“招魂传楚客,抚节见灵巫”两句,通过楚地的招魂风俗和巫师的表演,展现了当地独特的文化氛围,也寓含了对故土文化的怀念。接下来,“蒿艾因时采,蛟龙为俗驱”描绘了端午节的风俗活动,如采集艾草和驱赶蛟龙,进一步强化了节日的气氛。

最后两句“清樽与鹅炙,忻此故人俱”,描绘了诗人与陈真卿共享美酒烤鹅的欢乐场景,表达了重逢的喜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风俗和聚会,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和友情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宿三山别业

秋深寒露候,地僻水云乡。

落日枫千树,残霞雁几行。

桂香清小院,蛩语近匡床。

自卧沧洲稳,逾憎世路忙。

(0)

渔村夕照

不知谁唱《白铜鞮》,杨柳村过即大堤。

欸乃一声风断续,打鱼人背夕阳西。

(0)

伍公祠

吴山东畔伍公祠,野史评多无定时。

举族何辜同刈草,后人却苦论鞭尸。

退耕始觉投吴早,雪恨终嫌入郢迟。

事到此公真不幸,镯镂依旧遇夫差。

(0)

和归田园居六首幽居鲜人事日涉舍后池上有作·其一

士方不遇时,意气常鞅鞅。

野鹤在鸡栖,能无云际想。

羽毛正离披,九霄安得往。

君看园中蔬,亦因膏雨长。

人生何不为,达者贵道广。

衡门且栖迟,世人正卤莽。

(0)

赠王思延都护

读书十年无一字,雷雨荒山走魑魅。

垂老不知行路难,翻向衡门纪灾异。

眼中五岳分秋毫,笔底风霜半憔悴。

朅来燕市三日游,击筑泣下常幽忧。

城云不动冻日白,对酒忽忆梁园秋。

信陵门下宾客尽,魏王池台烟树愁。

信阳王君鹰扬质,众中与我情常密。

肯将肝胆向时人,不惜皮毛见胶漆。

高悬大纛手自取,翠羽金膏漫相失。

长安大道霜日晴,赤骠蹀躞黄金缨。

每携斗酒慰寒谷,并问生涯怜杜蘅。

四郊逡巡马常备,百函矢口书还成。

慷慨相逢久相别,百年草草何愁绝。

壮士空存越石心,老妻但笑张仪舌。

归去天南忆旧游,茆堂昼掩青溪雪。

(0)

秋兴三首·其一

宇宙何寥泬,天高爽气多。

梦魂闻鼓角,风雨黯关河。

诗笔随秋老,浮生共墨磨。

百年惊瞥电,酾酒且高歌。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