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
《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全文
唐 / 舒元舆   形式: 古风

将寻国朝事,静读柳芳历。

八月日之五,开卷忽感激。

正当天宝末,抚事坐追惜。

仰思圣明帝,贻祸在肘腋。

杨李盗吏权,贪残日狼籍。

燕戎伺其便,百万奋长戟。

两河连烟尘,二京成瓦砾。

生人死欲尽,揳业犹不息。

肃宗传宝图,寇难连年击。

天地方开泰,铸鼎成继述。

万国哭龙衮,悲思动蛮貊。

自此千秋节,不复动金石。

悲风扬霜天,穗帷冷尘席。

零落太平老,东西乱离客。

往往为余言,呜咽泪双滴。

况当近塞地,哀吹起边笛。

抚几观陈文,使我心不怿。

花萼笑繁华,温泉树容碧。

霓裳烟云尽,梨园风雨隔。

露囊与金镜,东逝惊波溺。

昔闻欢娱事,今日成惨戚。

神仙不可求,剑玺苔文积。

万古长恨端,萧萧泰陵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èzhōngguānshètángtiānbǎoláizhuīchuàngshì
táng / shūyuán

jiāngxúnguócháoshìjìngliǔfāng
yuèzhīkāijuàngǎn

zhèngdāngtiānbǎoshìzuòzhuī
yǎngshèngmínghuòzàizhǒu

yángdàoquántāncánlángjiè
yànróng便biànbǎiwànfèncháng

liǎngliányānchénèrjīngchéng
shēngrénjìnxiēyóu

zōngchuánbǎokòunánliánnián
tiānfāngkāitàizhùdǐngchéngshù

wànguólónggǔnbēidòngmán
qiānqiūjiédòngjīnshí

bēifēngyángshuāngtiānsuìwéilěngchén
língluòtàipínglǎodōng西luàn

wǎngwǎngwèiyányànlèishuāng
kuàngdāngjìnsāiāichuībiān

guānchénwén使shǐxīn
huāèxiàofánhuáwēnquánshùróng

shangyānyúnjìnyuánfēng
nángjīnjìngdōngshìjīng

wénhuānshìjīnchéngcǎn
shénxiānqiújiàntáiwén

wànchánghènduānxiāoxiāotàilíng

注释
国朝:唐朝。
柳芳历:柳芳编年史。
天宝末:天宝年间末期。
肘腋:身边,比喻要害。
杨李:指杨国忠、李林甫。
燕戎:指安禄山,燕地叛军。
两河:黄河中下游地区。
金石:乐器,代指音乐。
花萼:唐玄宗时的宫殿名。
温泉:骊山温泉。
霓裳:唐代宫廷乐曲。
露囊:古代盛露的器物。
剑玺:象征皇权的剑和玉玺。
泰陵:唐玄宗的陵墓。
翻译
我将探寻唐朝的历史,静静地阅读柳芳的编年史。
翻到八月五日那一页,突然间我情绪激昂。
正值天宝末期,面对往事不禁感慨万分。
我仰望圣明的君主,却看到灾祸潜伏在身边。
杨国忠、李林甫窃取官权,贪婪暴虐日益严重。
安禄山窥伺时机,率领百万大军挥舞长矛。
两河地区烽火连天,长安洛阳化为废墟。
生灵涂炭,战乱不止,民生凋敝。
肃宗继承大统,抵御外敌,连年征战。
天下终于安定,国家得以延续。
万国哀悼,悲伤之情震动远方蛮夷。
从此以后,节日不再有音乐声,只有悲凉。
寒风吹过霜天,华丽的帷幕和尘封的座位都显得凄凉。
老去的太平盛世之人,流离失所的难民。
他们常常向我讲述,言语中满含泪水。
更何况身处接近边塞之地,哀伤的笛声在边境响起。
抚摸着桌上的历史文献,心中充满不快。
花萼楼曾见证繁华,温泉池畔绿树依旧。
霓裳羽衣曲已消散,梨园的乐章被风雨阻隔。
过去的金银财宝随江水东逝,令人震惊。
昔日的欢乐往事,如今只剩下悲痛。
神仙难以追寻,宝剑玉玺上已长满青苔。
千古遗恨,唯有泰陵荒草萧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舒元舆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在安史之乱后对于国家兴衰和个人遭遇的深沉感慨。诗中通过回顾历史事件,抒发了对过去盛世的怀念与失落感,对当前动荡不安局势的忧虑以及对未来前景的担忧。

开篇“将寻国朝事,静读柳芳历”表明诗人正在查阅历史资料,追忆往昔之事,柳芳历可能指的是某种历史记录或档案。紧接着“八月日之五,开卷忽感激”则写出了诗人在特定时刻(八月初五)阅读这些材料时的强烈情感反应。

“正当天宝末,抚事坐追惜”指出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背景,即唐朝天宝年间的末期,这一时期政局动荡,社会矛盾激化。诗人通过“抚事坐追惜”表达了对过去失去的珍贵时光和美好景象的怀念。

接下来的几句“仰思圣明帝,贻祸在肘腋。杨李盗吏权,贪残日狼籍。”则是诗人对于当时统治者的批评,认为统治者没有做到应该做的事情,而是带来了灾难和苦难。杨、李可能指的是安史之乱的主要叛将安禄山和史思明。

“燕戎伺其便,百万奋长戟”写出了战乱频仍的景象,人民不得不拿起武器自卫。随后“两河连烟尘,二京成瓦砾”则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废墟。

“生人死欲尽,揳业犹不息”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切忧虑,即便是活着的人也几乎被压迫至绝望,而那些罪恶却还在继续积累。紧接着“肃宗传宝图,寇难连年击”则指出了唐朝后期的统治者如唐肃宗等人试图恢复国家秩序,但外患不断,战乱不息。

“天地方开泰,铸鼎成继述”可能是对某个时期政局稍有平稳的描述,而“万国哭龙衮,悲思动蛮貊”则又转而表达了对于失去的美好时代和领袖的深切哀思。

诗人随后通过“自此千秋节,不复动金石”表达了对过去历史事件不再重演的愿望,而“悲风扬霜天,穗帷冷尘席”则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独感。

“零落太平老,东西乱离客”描绘了一种时代的沧桑变迁,以及人们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的苦况。紧接着“往往为余言,呜咽泪双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历史事件和个人遭遇的深沉感慨与哀痛。

最后,“况当近塞地,哀吹起边笛”写出了诗人身处边塞之地,对于那些战争和离别的回忆感到悲凉。全诗以“抚几观陈文,使我心不怿”结束,表明诗人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来慰藉自己内心的不安与哀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个人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唐朝由盛转衰的深切反思,以及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舒元舆

舒元舆
朝代:唐   生辰:791-835

舒元舆(791-835)字升远。婺州东阳上卢泉塘北人(又说浙江婺州兰溪垷坦人),其先祖曾任东阳郡守,祖父舒缜,授兰溪医学学训导、学正父敬之,母薛氏,其为长子。唐代大臣、诗人,唐元和八年(813)进士,初仕即以干练知名。曾任刑、兵两部侍郎,唐文宗时期两位宰相之一(兰溪历史上第一位官至宰相的人),另一宰相为李训,擅长写文章,有著作《舒元舆集》等,有作品被收录于《全唐诗》。舒元舆曾作《牡丹赋》,时人认为写得好。后来唐文宗赏牡丹时,吟诵其中词句,为舒元舆落泪哀悼。 
猜你喜欢

奉赠李于鳞宪副之陜西三首·其三

鸿儒富华实,履道固其常。

颜笑破秋日,罄折如春阳。

有时发幽微,珠玑尽辉光。

室中列俎豆,堂上罗圭璋。

鸣琴一再弹,清风惠时芳。

玄沉亮高节,变化信无方。

瞻望阔璇仪,悲啸愁我肠。

(0)

奉赠李于鳞宪副之陜西三首·其一

旷莽龙首野,㠨峍九嵏岑。

应龙驾祥飙,上下乘隃阴。

灵威施鞶荣,五采绚相寻。

骀荡诚足乐,怅念讵能任。

愿希晨风羽,招摇出平林。

凌厉赤霄间,䎖翃待啸音。

神物固超忽,弃我长河浔。

(0)

杂兴五首·其四

揭旌蘅阪,弭盖昆丘。砺齿石林,洗耳沧洲。

仰瞩归云,俯鉴川流。从彼物化,操我虚舟。

冥心大壑,超然神游。是谓维何,列子好仇。

(0)

彭蠡

彭蠡当年勤我师,高皇亲秉白旄麾。

荆人久已供王祭,刘濞翻然拔汉旗。

海内河山朝北斗,帐前龙虎殿南维。

尔曹扑灭须臾事,不动绡衣万古垂。

(0)

寄李尚宾

别院隔尘嚣,高怀未寂寥。

绿漪君子竹,红醉美人蕉。

湖海閒心健,朋侪乐事饶。

客窗风雨夕,时复梦招邀。

(0)

开园

开园近南郭,日涉聊自适。

卉木各葱茜,花开间红白。

力作督僮奴,循行谩扶策。

编茅八九间,疏渠十馀尺。

未儗柴桑居,窃比扬子宅。

菜熟不食心,果熟不钻核。

夜无扣门吏,时款山中客。

歌讴杂谐谑,豪饮至一石。

世事问不知,床头有周易。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