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代襄阃宴新除史制卿乐语口号》
《代襄阃宴新除史制卿乐语口号》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一从棋折佐筹帷,凛凛威名塞汉知。

大范老今归去矣,小申公为易新之。

檀溪春草轻车熟,苕霅秋莼短艇宜。

千载岘山磨不朽,重添羊杜两丰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ixiāngkǔnyànxīnchúshǐzhìqīngkǒuhào
sòng / céngbǎi

cóngzhézuǒchóuwéilǐnlǐnwēimíngsāihànzhī

fànlǎojīnguīxiǎoshēngōngwèixīnzhī

tánchūncǎoqīngchēshútiáozhàqiūchúnduǎntǐng

qiānzǎixiànshānxiǔzhòngtiānyángliǎngfēngbēi

翻译
自从那场棋局后,他的威望如棋子般决定战局,汉朝人都知道他的赫赫声名。
如今大范老已经离去,小申公接替他,带来新的变革。
春天的檀溪边,他驾着轻车,熟悉这片风景;秋天苕霅江上,乘着小艇,品尝秋莼,多么适宜。
千百年来,岘山的风霜也无法磨灭他的英名,新的丰碑又将增添,纪念他和羊杜两位伟人。
注释
棋折佐筹:比喻凭借智谋决定战局。
凛凛威名:威严显赫的名声。
大范老:指某位有威望的老者。
小申公:接替大范老的新领导者。
檀溪春草:地名,代指优美的自然环境。
苕霅秋莼:另一地名,与前句呼应,同样描绘宜人的景色。
岘山:历史名山,象征着不朽的名声。
羊杜:可能指代其他两位有影响力的人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告老还乡的场景,颇有归隐田园之意。开篇“一从棋折佐筹帷”通过下棋的情境,既映射出主人公曾经在仕途上的威名,也暗示了他如今对权力的淡然。"凛凛威名塞汉知"则是说他的名声远播,连边塞之地的人都知道。

接着“大范老今归去矣,小申公为易新之”表明大官(大范老)如今返回故乡,而小官(小申公)则在代替他进行新的任职。这两句流露出一种权力交接的轮回感,亦隐含着对功名利禄淡然处之的态度。

"檀溪春草轻车熟,苕霅秋莼短艇宜"写的是归乡途中的景象。春天的檀溪草盛,车轮在柔软的草地上行驶自如;到了秋季,苕花盛开,小船在水面上航行得心应手。这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色之美,也反映出主人公对归乡生活的期待和享受。

"千载岘山磨不朽,重添羊杜两丰碑"中,“岘山”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方,这里的“磨不朽”意味着岁月的流逝并未消磨掉这座山的坚固和历史的印记。而“重添羊杜两丰碑”则表明对历史遗迹的再次肯定和赞颂,可能是指某种纪念或铭刻。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更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印记的尊重,表现了一种超脱功名、回归自然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0)

采桑子·其四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0)

阻风泊归舟游净众寺

日落风更起,江头船不行。

凄凉大夫宅,萧瑟故王城。

一醉重楼晚,千秋万古情。

愁边动寒角,夜久意难平。

(0)

公宴诗

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神飚接丹毂,轻辇随风移。

飘飖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0)

谒孔庙

万里乾坤万水东,偶从庙貌得瞻崇。

六经此学千年外,万古心香一瓣中。

自有此天人不夜,虽无坛树杏长红。

何人主静濂溪后,不到门墙自圣功。

(0)

啄木儿

丁丁向晚急还稀,啄遍庭槐未肯归。

终日与君除蠹害,莫嫌无事不频飞。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