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子·其四》
《采桑子·其四》全文
宋 / 欧阳修   形式: 词  词牌: 采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0)
注释
群芳过后:百花凋零之后。
群芳,百花。
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阳西北,颖水和诸水汇流处,风景佳胜。
狼籍残红:残花纵横散乱的样子。
残红,落花。
狼籍,同“狼藉”,散乱的样子。
濛濛:今写作“蒙蒙”。
细雨迷蒙的样子,以此形容飞扬的柳絮。
阑干:横斜,纵横交错。
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
散:消失,此指曲乐声停止。
去:离开,离去。
帘栊:窗帘和窗棂,泛指门窗的帘子。
翻译
百花凋零之后西湖的景致依然很美,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飞扬的柳絮好似细雨迷蒙。垂落的杨柳纵横交杂,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
笙箫歌声渐渐消歇,游人也已尽兴散去,才开始觉春日空寂。回到居室,等待着燕子的来临,只见双燕从蒙蒙细雨中归来,这才放下帘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采桑子·其四》,描绘了西湖春天过后的景象。"群芳过后西湖好",诗人赞美了春天过去后西湖的独特韵味,尽管花朵凋零,但仍有残红和飞絮点缀,增添了别样的美。"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形象地描绘了落花飘零、柳絮纷飞的场景,以及微风吹动下的柳树摇曳。

"笙歌散尽游人去",随着游人的离去,湖上的热闹渐渐消散,春意显得更加宁静。"始觉春空",此时的西湖仿佛只有春天的气息留存,显得空旷而深沉。最后,"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以双燕归巢和细雨中的画面收尾,既写出了自然的和谐,也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更迭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西湖从繁华到静谧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对生活的深深体验。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
朝代:宋   字:永叔   号:醉翁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生辰:1007-1072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送李绍祖通判宁江

此去夔州气倍增,白盐赤甲两崚嶒。

喜看司隶李校尉,往事高人王右丞。

若使主公登紫殿,亦归郎省卧青绫。

老夫只拟安田亩,他日烝民颂中兴。

(0)

行李

路出苍江上,云生乱石间。

中年幸强健,今日试跻攀。

湍硖寒鸣地,颓阳暮隐山。

仆夫问行李,早晚遂东还。

(0)

师伯浑用韵复次·其六

筋力何堪道路遥,难陪诸彦侍同朝。

初无计上三年最,况敢功思万里要。

北塞单于皆入贡,西山赞普不劳招。

传闻已卧清边鼓,堑垒长閒守木樵。

(0)

眉州燕游杂咏十首·其七野航

方床客常满,岂止两三人。

谁可负之走,长留采白蘋。

(0)

师廷珍以诗见惠因用其韵·其二

苍苔半蚀蔡邕碑,今日中郎有女归。

莫怪昏昏暗丘垄,浮云泪湿不能飞。

(0)

登金山

东游寻胜即登临,浮玉知名冠古今。

万壑波涛喧海口,千年岩岫据江心。

雨篷烟棹征帆远,晓磬昏钟佛屋深。

诗客分留风景在,凭君一为发长吟。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