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中望敬亭山》
《舟中望敬亭山》全文
清 / 陈熙治   形式: 古风

谢公已去谪仙死,地底诗魂呼不起。

人世迢迢千百年,玆山苍翠犹如此。

朅来江水孤帆过,山光水光相荡摩。

此行翻恨风太利,未能舣棹穷搜罗。

停杯遥向山灵语,山与诗人共今古。

诗人一去不复留,山中灵气谁为主。

我欲题诗最上头,挥毫谡谡风生秋。

腕中仿佛作云气,如有山灵来语愁。

(0)
鉴赏

这首《舟中望敬亭山》由清代诗人陈熙治所作,通过对敬亭山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首句“谢公已去谪仙死”,以“谢公”和“谪仙”分别指代谢灵运和李白两位古代文人,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人物的逝去。接着“地底诗魂呼不起”一句,表达了对这些伟大诗人的怀念之情,仿佛他们的精神已经沉入地下,无法唤起。

“人世迢迢千百年,兹山苍翠犹如此”两句,将时间的跨度与山的永恒相对比,强调了自然景观的恒久不变,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朅来江水孤帆过,山光水光相荡摩”描绘了一幅江面孤帆航行,山色与水面相互映照的画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和谐与美丽。

“此行翻恨风太利,未能舣棹穷搜罗”表达了诗人因风力过大而无法靠近山边仔细观察的遗憾,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停杯遥向山灵语,山与诗人共今古”一句,诗人停下饮酒,遥对着山灵说话,表达了与自然界的沟通与共鸣,以及对历史与未来的思考。

“诗人一去不复留,山中灵气谁为主”则表达了对古代诗人的怀念,以及对山中灵气归属的思考,暗示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联系。

最后,“我欲题诗最上头,挥毫谡谡风生秋。腕中仿佛作云气,如有山灵来语愁。”诗人想要在山顶题诗,笔墨挥洒间仿佛能感受到秋风的飒爽,手腕间似乎有云气环绕,仿佛山灵在诉说忧愁,进一步深化了与自然的对话与情感的交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熙治
朝代:清

字子服,一字翔翰。同治庚午举人,内阁中书协办侍读。著有燕侨斋偶存稿。邑志传文苑。
猜你喜欢

张孺人九十六岁签判求眉寿堂诗二首·其二

萧同叔子无令笑,绵上之推乃弃官。

咸羡此堂称圣善,累从治剧劝平反。

晨昏不怠谆谆诲,僮使皆沾泄泄欢。

紫诏又当称大国,安舆五马叠荣观。

(0)

李监庙求拙轩一首

镘圬累瓴甓,几席面春丛。

林坞纯真趣,衣巾质古风。

宁非迂叟合,岂与漫郎同。

不巧姑云尔,何妨诗更工。

(0)

元夕

琉璃万宝通明殿,珠翠千层罨画楼。

匝地薰天月灯影,撼山填郭蚁蜂稠。

浚都平昔金鳌峙,雍幕寻常锦幰游。

今岁山城索朋侣,屠门酒酝夥酣讴。

(0)

筠州圣祖殿诗·其二

于穆圣祖,宅神皇极。降鉴在下,子孙千亿。

羽衣玉佩,旗纛旄节。巍巍煌煌,秩祀万国。

(0)

赠净因臻长老

十方老僧十年旧,燕坐绳床看奔走。

远游新自济南来,满身自觉多尘垢。

煖汤百斛劝我浴,骊山衮衮泉倾窦。

明窗困卧百缘绝,此身莹净初何有。

清泉自清身自洁,尘垢无生亦无灭。

振衣却起就华堂,老僧相对无言说。

南山采菌软未乾,西园撷菜寒方茁。

与君饱食更何求,一杯茗粥倾铜叶。

(0)

闻卞氏旧有怪石藏宅中问其遗孙指一废井云尽在是矣井在室中床下尚未能取先作

昔人游宦久江湖,怪石嵌空骇里闾。

一井深藏缘底事,百年不出待潜夫。

弃捐泥土性仍在,睥睨林亭气渐苏。

微物废兴犹有定,此生穷达谩长吁。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