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老僧十年旧,燕坐绳床看奔走。
远游新自济南来,满身自觉多尘垢。
煖汤百斛劝我浴,骊山衮衮泉倾窦。
明窗困卧百缘绝,此身莹净初何有。
清泉自清身自洁,尘垢无生亦无灭。
振衣却起就华堂,老僧相对无言说。
南山采菌软未乾,西园撷菜寒方茁。
与君饱食更何求,一杯茗粥倾铜叶。
十方老僧十年旧,燕坐绳床看奔走。
远游新自济南来,满身自觉多尘垢。
煖汤百斛劝我浴,骊山衮衮泉倾窦。
明窗困卧百缘绝,此身莹净初何有。
清泉自清身自洁,尘垢无生亦无灭。
振衣却起就华堂,老僧相对无言说。
南山采菌软未乾,西园撷菜寒方茁。
与君饱食更何求,一杯茗粥倾铜叶。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赠予净因臻长老的作品,通过描绘僧人的生活状态和禅修境界,展现了僧人与世无争的清净生活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赞赏。首句“十方老僧十年旧”点出僧人久经岁月的修行,接着“燕坐绳床看奔走”描绘了他静观世事的态度。诗人以“远游新自济南来,满身自觉多尘垢”暗示俗世纷扰,而僧人则如清泉般洗尽尘埃。
“暖汤百斛劝我浴,骊山衮衮泉倾窦”形象地写出僧人为诗人准备的沐浴场景,象征着洗涤心灵的过程。在“明窗困卧百缘绝,此身莹净初何有”中,诗人体验到禅定带来的超脱,身心皆空灵无物。
“清泉自清身自洁,尘垢无生亦无灭”进一步强调了僧人的纯净和禅修的无为境界。最后两句“南山采菌软未乾,西园撷菜寒方茁”,描绘了僧人亲自劳作的田园生活,与前文的禅修相映成趣。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净因长老超然物外、清静生活的敬仰和羡慕,同时也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石头城上乌,遥夜鸣相呼。
紫清道士有两树,乌啼不离树高处。
千声哑哑复万声,中堂酒阑梦未成。
呼童把烛起开户,照树惟恐邻人惊。
庭前再拜为尔说,我家旧住长淮北。
慈亲已老返哺违,零落犹为异乡客。
严霜满天江月辉,东方未白群星希明朝日出当早飞,莫使涕泪沾裳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