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步江亭驻客行,殿台高敞杜鹃声。
风生屈宋魂应散,雨过黄娥恨亦轻。
春笋乱穿阶藓缺,晚霞旁衬野花明。
翠华不返蒲关去,鸳鹭数行松韵清。
閒步江亭驻客行,殿台高敞杜鹃声。
风生屈宋魂应散,雨过黄娥恨亦轻。
春笋乱穿阶藓缺,晚霞旁衬野花明。
翠华不返蒲关去,鸳鹭数行松韵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崔渥在江亭漫步时所见之景,充满了深邃的情感与自然之美。首句“閒步江亭驻客行”,开篇即以闲适自在的步履引入,仿佛引领读者一同步入这宁静的江边亭阁,感受远离尘嚣的宁静。接着,“殿台高敞杜鹃声”一句,将视线引向远处的宫殿与高台,杜鹃啼鸣的声响在空旷的环境中回荡,增添了几分幽远与哀愁。
“风生屈宋魂应散,雨过黄娥恨亦轻”两句,运用典故,将屈原、宋玉等古代文人的精神与情感融入自然景象之中,暗示着历史人物的魂魄随风而散,而经过雨水洗礼后,心中的愁怨似乎也变得轻盈起来,展现出一种超脱与释然。
“春笋乱穿阶藓缺,晚霞旁衬野花明”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画面。春笋破土而出,穿过了苔藓的缝隙,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活力;而晚霞映照下的野花,更加鲜艳夺目,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自然景观。
最后,“翠华不返蒲关去,鸳鹭数行松韵清”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翠华,象征帝王的仪仗,这里暗指往昔的辉煌不再;而“鸳鹭数行松韵清”则预示着新的开始,如同松树的清韵一般,清新而宁静,充满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往的缅怀,也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展望,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