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影叠中流,进舟篁竹浦。
鸣雨来断雷,山云湿可谱。
及岸沿黑堤,攫猪复愁虎。
燎火得缁徒,怖馀涩言语。
芋垆聊炙衣,一笑赖尊俎。
夜影叠中流,进舟篁竹浦。
鸣雨来断雷,山云湿可谱。
及岸沿黑堤,攫猪复愁虎。
燎火得缁徒,怖馀涩言语。
芋垆聊炙衣,一笑赖尊俎。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乘船进入竹林水泊的情景,以及途中所见所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和旅途中的复杂心情。
首句“夜影叠中流”,描绘了夜晚水面倒映着层层叠叠的光影,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进舟篁竹浦”则点明了行船进入竹林水泊的场景,暗示了旅程的开始。
“鸣雨来断雷,山云湿可谱”两句,通过描述雨声与雷声交织,山间云雾湿润,形象地表现了雨夜的景象,同时也隐含了旅途中的风雨不测。
“及岸沿黑堤,攫猪复愁虎”描绘了接近岸边时,担心野兽出没的紧张情绪,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
“燎火得缁徒,怖馀涩言语”中,“燎火”指点燃的火堆,“缁徒”可能是指穿着黑色衣服的人或僧侣,这里可能指的是旅途中遇到的同伴。这一句通过描述火光下人们交谈的场景,展现了旅途中的温暖与慰藉。
“芋垆聊炙衣,一笑赖尊俎”则是对旅途中的小憩与欢笑的描写,通过烤芋头取暖、饮酒谈笑的画面,表达了即使在艰难的旅途中也能找到乐趣和安慰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观察和对旅途经历的独特感悟,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梓泽年光往复来,杜霸游人去不回。
若非载笔登麟阁,定是吹箫伴凤台。
路傍桃李花犹嫩,波上芙蕖叶未开。
分明寄语长安道,莫教留滞洛阳才。
远水沉西日,寒沙聚夜鸥。
平湖乘月满,飞棹接星流。
黄叶鸣凄吹,苍葭扫暗洲。
愿移沧浦赏,归待颍川游。
湾潭幽意深,杳霭涌寒岑。
石痕秋水落,岚气夕阳沉。
澄彻天为底,渊玄月作心。
青溪非大隐,归弄白云浔。
郡馆临清赏,开扃坐白云。
讼虚棠户曙,观静竹檐曛。
悬榻迎宾下,趋庭学礼闻。
风传琴上意,遥向日华纷。
茂先王佐才,作牧楚江隈。
登楼正欲赋,复遇仲宣来。
黄鹄飞将远,雕龙文为开。
宁知昔联事,听曲有馀哀。
昔时陪二贤,缨冕会神仙。
一去驰江海,相逢共播迁。
无因千里驾,忽睹四愁篇。
览讽欢何已,欢终徒怆然。
栖闲有愚谷,好事枉朝轩。
树接前驱拥,岩传后骑喧。
褰帘出野院,植杖候柴门。
既拂林下席,仍携池上樽。
深期契幽赏,实谓展欢言。
末眷诚未易,佳游时更敦。
俄看啸俦侣,各已共飞鶱。
延睇尽朝日,长怀通夜魂。
空闻岸竹动,徒见浦花繁。
多愧春莺曲,相求意独存。
幽谷杜陵边,风烟别几年。
偶来伊水曲,溪嶂觉依然。
傍浦怜芳树,寻崖爱绿泉。
岭云随马足,山鸟向人前。
地合心俱静,言因理自玄。
短才叨重寄,尸禄愧妨贤。
每挹挂冠侣,思从初服旋。
稻粱仍欲报,岁月坐空捐。
助岳无纤块,输溟谢末涓。
还悟北辕失,方求南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