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羊荆州,追送不作远。
岂不畏简书,放麑诚不忍。
一代不数人,百年能几见。
昔如马口衔,今为禁门键。
一雨五月凉,中宵大江满。
风帆目力短,江空岁年晚。
平生羊荆州,追送不作远。
岂不畏简书,放麑诚不忍。
一代不数人,百年能几见。
昔如马口衔,今为禁门键。
一雨五月凉,中宵大江满。
风帆目力短,江空岁年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送苏公知杭州》,通过对友人苏公离任荆州去往杭州任职的送别,表达了诗人对苏公的深深敬重和不舍之情。诗中“平生羊荆州”一句,可能是以羊比喻苏公在荆州的任职经历,寓意其温和有德。"追送不作远"则表达了诗人送别的深情,尽管路途遥远,但仍然亲自相送。
"岂不畏简书"暗示了苏公的清廉,即使面临文书繁多的压力,也坚持原则。“放麑诚不忍”进一步强调了苏公的仁慈,连放生小鹿都不忍心,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接下来的诗句“一代不数人,百年能几见”,高度赞扬了苏公的难得品质,认为像他这样的人才百年难遇。
"昔如马口衔,今为禁门键"运用比喻,将苏公比作关键人物,他的到来如同门锁上的钥匙,意义重大。"一雨五月凉,中宵大江满"描绘了送别的场景,五月雨后天气转凉,夜晚江水满溢,寓言苏公的到来将给杭州带来新的生机。
最后两句“风帆目力短,江空岁年晚”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目送苏公离去,心中充满期待与感慨,希望苏公能在杭州有所作为,同时也感叹时光匆匆,岁月易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苏公的钦佩和祝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别君已七年,梦寐时相忆。
还家询戚旧,见君不可得。
怆怀展遗像,明明照颜色。
神骨森清寒,平生肖静默。
君本贞松枝,春晖荫孤植。
启楹能读书,肯构欲桢国。
棘闱三十年,未展垂天翼。
才闻贡成均,名场竟绝笔。
如君品与学,不寿人太息。
世态失庞古,柔嘉仰维则。
善训贻后人,一一皆谨饬。
庶几令范垂,奕世绍清德。
许身不二心,千古几男子。
谁道忠臣事,深闺乃能此。
生不读诗书,世不荣冠履。
独抱一寸愚,孑然行其是。
邱门名已入,身即非孙氏。
俯仰空所依,凭空岂得已。
且勉作孝妇,洗手承甘旨。
此志谁不怜,一家和于水。
同气合连枝,自尔成续似。
伟哉贞女心,守一慎其始。
名系义而存,两间赖人纪。
迂拙巧者嗤,世风嗟委靡。
我行遍四方,道乃在桑梓。
励尔晚节香,书彤有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