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山公倒载归。儿童应笑醉如泥。
试与扶头浑未醒。休问。梦魂犹在葛家溪。
千古醉乡来往路。知处。温柔东畔白云西。
起向绿窗高处看。题遍。刘伶元自有贤妻。
昨夜山公倒载归。儿童应笑醉如泥。
试与扶头浑未醒。休问。梦魂犹在葛家溪。
千古醉乡来往路。知处。温柔东畔白云西。
起向绿窗高处看。题遍。刘伶元自有贤妻。
这首宋词是辛弃疾的《定风波·其四》,描绘了词人酒后归来的情景。首句“昨夜山公倒载归”,以“山公”典故,自比饮酒过量,形象生动地刻画出词人醉态。次句“儿童应笑醉如泥”,通过儿童的笑声,侧面反映出词人的醉态之深,引人发笑。
“试与扶头浑未醒”进一步描述词人醉得连站立都困难,需要人扶持。“休问。梦魂犹在葛家溪”,表达了词人即使醉眠,梦中仍留恋于葛溪亭的醉乡,流露出对饮酒生活的深深眷恋。
下片转而抒发对醉乡的认识,“千古醉乡来往路,知处。温柔东畔白云西”,将醉乡比喻为永恒不变的路径,暗示饮酒并非一时兴起,而是词人心中的向往。最后,“起向绿窗高处看,题遍。刘伶元自有贤妻”,词人醉醒后,看到窗上的题字,想起刘伶的故事,意识到贤妻的存在,暗示自己虽醉,但心中仍有理智和对家庭的责任。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醉酒为媒介,展现了词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醉乡的向往,又有对家庭的挂念,体现了辛弃疾豪放词风中细腻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