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杨子良催菊韵·其三》
《次杨子良催菊韵·其三》全文
元 / 陈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楚楚临阶菊,从知品第嘉。

程侯情最重,杨子兴偏赊。

金蝶归丝网,天鹅散雪花。

只宜摇落赏,难向艳阳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菊花在阶前绽放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菊花的品性和程侯、杨子良对菊花的喜爱之情。诗中以“楚楚”形容菊花的清雅之态,既点出了菊花的外在美,也暗示了其内在的高洁品质。接着,诗人通过“临阶菊”、“品第嘉”等词,不仅赞美了菊花的自然之美,也暗含了对菊花品格的推崇。

“程侯情最重,杨子兴偏赊”,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不同人物对菊花情感的不同深度。程侯对菊花情深意重,而杨子则对菊花的欣赏似乎更为期待和珍惜,这种微妙的情感差异,使得画面更加丰富立体。

“金蝶归丝网,天鹅散雪花”,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将菊花比作金蝶和天鹅,形象地描绘了菊花在阳光下绽放的美丽景象。金蝶归丝网,可能是指阳光透过花瓣,仿佛金蝶在丝网上飞舞;天鹅散雪花,则是形容花瓣轻盈如雪花般飘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画面感。

最后,“只宜摇落赏,难向艳阳誇”,这两句表达了对菊花独特魅力的深刻理解。菊花的美在于其摇曳生姿的姿态,而非艳阳下的炫耀。这不仅是对菊花美的独到见解,也是对自然界中那些不张扬却极富韵味之美的赞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陈谟

陈谟
朝代:元

(1305—1400)元明间江西泰和人,字一德。幼能诗文,尤精经学,旁及子史百家。隐居不求仕,而究心经世之务。尝谓学必敦本,必先变化气质,若礼乐、刑政、钱谷、甲兵、度数之详,亦不可不讲习。洪武初征至京师议礼,宋濂等请留为国学师,引疾辞。家居教授,屡应聘为江浙考试官。学者称海桑先生。有《海桑集》。
猜你喜欢

挽程伯禹尚书三首·其一

诚明犹博学,直谅更多闻。

休父中兴杰,宣王上圣君。

精忠自金石,感会合风云。

不谓生刍奠,今来下马坟。

(0)

郑侍郎折赠白芍药

奇葩天遣殿芳丛,一朵瑶台月下逢。

黄绕腰间空自贵,红潮颊上莫争秾。

如何风日许妍暖,更著衣裳能叠重。

定是扬州玉楼子,略无佳句与形容。

(0)

初还信州呈寓居诸公

万事不称意,一生长损心。

稍知闲有味,又觉老相侵。

田舍那能问,溪山未暇寻。

清歌一杯酒,聊与故人斟。

(0)

次刘千岁喜折仲古见过二首韵·其一

新知刘子政,生理发萧疏。

胜日归谈笑,佳山奉起居。

摩挲千古物,料理一床书。

秀色堪餐否,聊须摘我蔬。

(0)

题无热轩

一溪乔木阴,六月火云冷。

门外有行人,寒泉思汲井。

(0)

禽声四首·其三

春泥滑滑强知时,野日荒荒已露机。

政与鹁鸠同一律,朝来唤得阿姑归。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