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知乘传入西州,鸡黍从容本不谋。
户外惊尘尺书至,眼中飞浪片帆收。
山林病骨烦三顾,湖海离肠欲万周。
尚有光华贲岑寂,箧中佳句得长留。
久知乘传入西州,鸡黍从容本不谋。
户外惊尘尺书至,眼中飞浪片帆收。
山林病骨烦三顾,湖海离肠欲万周。
尚有光华贲岑寂,箧中佳句得长留。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从内容上看,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欣赏。在诗的开篇“久知乘传入西州,鸡黍从容本不谋”中,诗人提到自己长久以来了解远方消息,而且生活得很平静,没有特别的计较。
接着,“户外惊尘尺书至,眼中飞浪片帆收”描绘了诗人在家中突然接到了朋友的信件,这份意外带来的惊喜仿佛是海上的帆船给心灵带来了波动。这里的“尺书”指的是书信,而“户外惊尘”则形象地表达了信息到来的突然和意外。
第三句“山林病骨烦三顾,湖海离肠欲万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情感。尽管身体可能因为劳累而感到疲惫,但面对山林和湖海这样的美景,心中却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最后,“尚有光华贲岑寂,箧中佳句得长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保有一些美好的事物,比如好的诗句,让它们能够长久地保存下来,不被世间的喧嚣所掩盖。这里的“尚有光华”暗示着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远方消息的关注、自然景观的情感体验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珍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世界。
萤点衔红,豆光沉黝,耿耿闪残乡梦。
趁著矮墙月黑淡,写个影儿相共。当初豪纵。
向翠蜡光中,看穷花市珠帘缝。
还记照妆钗卸,映窗笙弄。
而今憔悴,残书穿壁偷诵。破檐风又吹动。
况连夜、湿凝寒重。青焰小、倍将愁送。
便结就、玉虫珠凤。泪波只伴兰膏冻。
想黯黯偏荷,前身的是悲秋种。
岭月溪云,是大地、天然图画。
正到处、红泥燕幕,绿香莺榭。
桑箔风柔蚕浴蚁,春田水足秧行马。
渐前山、暮色远浮空,苍然者。枫栎暗,村添社。
菱荇暖,鱼堪射。且排当花事,评量酒价。
此日行藏箫鼓队,他年心事渔樵话。
彼封侯、李蔡定何如,人中下。
范公昔任司谏时,岁逢蝗旱江淮饥。
于时上疏遣巡视,遂命安抚公亲之。
开仓振乏患不给,折役丁口咸蠲施。
条陈救弊十数事,用度不节民应疲。
忽闻郭后又遭废,上书伏阙诤非宜。
朝廷遂下睦州命,十口迢递向天涯。
子陵公案久未判,天教来竖桐江碑。
节高器大雨推极,无乃欲吐胸中奇。
公云重父必重母,正邦先正家为仪。
糟糠之妻尚变易,贫贱之交从可知。
子陵双眼光耿耿,夫岂不解知几微。
我曾吊祭陈数语,操戈敢傍公藩篱。
乌龙山色尚清绝,仰公遗迹唱诸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