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公昔任司谏时,岁逢蝗旱江淮饥。
于时上疏遣巡视,遂命安抚公亲之。
开仓振乏患不给,折役丁口咸蠲施。
条陈救弊十数事,用度不节民应疲。
忽闻郭后又遭废,上书伏阙诤非宜。
朝廷遂下睦州命,十口迢递向天涯。
子陵公案久未判,天教来竖桐江碑。
节高器大雨推极,无乃欲吐胸中奇。
公云重父必重母,正邦先正家为仪。
糟糠之妻尚变易,贫贱之交从可知。
子陵双眼光耿耿,夫岂不解知几微。
我曾吊祭陈数语,操戈敢傍公藩篱。
乌龙山色尚清绝,仰公遗迹唱诸诗。
范公昔任司谏时,岁逢蝗旱江淮饥。
于时上疏遣巡视,遂命安抚公亲之。
开仓振乏患不给,折役丁口咸蠲施。
条陈救弊十数事,用度不节民应疲。
忽闻郭后又遭废,上书伏阙诤非宜。
朝廷遂下睦州命,十口迢递向天涯。
子陵公案久未判,天教来竖桐江碑。
节高器大雨推极,无乃欲吐胸中奇。
公云重父必重母,正邦先正家为仪。
糟糠之妻尚变易,贫贱之交从可知。
子陵双眼光耿耿,夫岂不解知几微。
我曾吊祭陈数语,操戈敢傍公藩篱。
乌龙山色尚清绝,仰公遗迹唱诸诗。
此诗颂扬了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范仲淹的高尚品德与卓越功绩。诗中描绘了范仲淹在担任谏官期间,面对江淮地区因蝗灾旱灾引发的饥荒,他勇于上疏请求朝廷派遣巡视官员,并亲自前往安抚受灾百姓。范仲淹开仓赈济,减免赋税,提出多项措施以解决救灾与治理弊端的问题,同时关注民生,反对过度的财政开支,体现了他深思熟虑的政治智慧。
诗中还提到了范仲淹对郭后的忠谏,以及被朝廷派遣至睦州,与严子陵(东汉隐士)的典故相关联,暗示了范仲淹的品格与严子陵相似,都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远的政治见解。诗中赞扬范仲淹重视家庭伦理,强调“重父必重母”的原则,认为这是治理国家的基础。此外,诗中还提到范仲淹对待糟糠之妻的态度,以及对贫贱之交的理解,进一步展现了他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诗人以乌龙山色的清绝和对范仲淹遗迹的追忆,表达了对范仲淹的敬仰之情,并通过诗歌的形式,将范仲淹的事迹与精神传承下去。整首诗不仅赞美了范仲淹的政绩与人格魅力,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寄托。
六书章句苦支离,非复黄神太古时。
鸟迹虫纹皆有法,犹胜双陆伴儿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