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三十六洞天,各有邃道通神仙。
兹山九锁路曲折,中开五洞栖云烟。
东游大涤望天柱,西登石室观飞泉。
穷幽讨胜足未倦,明月忽堕青崖颠。
山中道士借一榻,夜半猿鹤惊人眠。
明朝又复出山去,白云回首空悽然。
人间三十六洞天,各有邃道通神仙。
兹山九锁路曲折,中开五洞栖云烟。
东游大涤望天柱,西登石室观飞泉。
穷幽讨胜足未倦,明月忽堕青崖颠。
山中道士借一榻,夜半猿鹤惊人眠。
明朝又复出山去,白云回首空悽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裴相如游历洞霄山的奇妙经历。他感叹人间有三十六个洞天福地,每处都有隐秘通道通往仙界,而洞霄山更是九重门户,道路蜿蜒曲折,云雾缭绕,显得神秘而深邃。诗人从东边的大涤观看到天柱峰,西行至石室欣赏飞瀑,对山中的幽静美景和奇异景观流连忘返。
然而,当夜幕降临,他在山中借宿,却被半夜的猿鹤惊醒,增添了山居的寂静与神秘。次日清晨,诗人准备离开,回首望去,只见白云飘渺,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凄然之情。整首诗通过描绘洞霄山的自然景色和游历过程,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人世与自然关系的感悟。
断碑遗址,是离尊别泪、曾浇之处。
瘦损青山天亦老,底事怀人延伫。
寸草心肠,柔丝鬓发,歌哭今犹古。
短长亭下,牵车送客良苦。
还念十载飘零,销魂此际,徒咏青莲句。
说向柳条都不管,那便春风知汝。
野店孤蓬,断桥流水,梦觉浑无据。
不如归也,滔滔天下谁与。
耸而削。下视聱牙太恶。
缘延过,直学猿猱,岩突当胸几推落。此行应悔错。
一二从游悸愕。
手扪罅、半趾才容,问道何年废椎凿。俄然转幽壑。
有千尺惊涛,涧底喷薄。乔林闭日阴风作。
更森列奇石,狮蹲凤舞,苍龙偃卧旋奋跃。
或哮虎相搏。崩剥。蔓藤缚。怅旧日翻经,迹已湮却。
两崖高峙如楼阁,但齿齿棱棱,憾摇羁魄。
归来暗省,怕夜里,睡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