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点衔红,豆光沉黝,耿耿闪残乡梦。
趁著矮墙月黑淡,写个影儿相共。当初豪纵。
向翠蜡光中,看穷花市珠帘缝。
还记照妆钗卸,映窗笙弄。
而今憔悴,残书穿壁偷诵。破檐风又吹动。
况连夜、湿凝寒重。青焰小、倍将愁送。
便结就、玉虫珠凤。泪波只伴兰膏冻。
想黯黯偏荷,前身的是悲秋种。
萤点衔红,豆光沉黝,耿耿闪残乡梦。
趁著矮墙月黑淡,写个影儿相共。当初豪纵。
向翠蜡光中,看穷花市珠帘缝。
还记照妆钗卸,映窗笙弄。
而今憔悴,残书穿壁偷诵。破檐风又吹动。
况连夜、湿凝寒重。青焰小、倍将愁送。
便结就、玉虫珠凤。泪波只伴兰膏冻。
想黯黯偏荷,前身的是悲秋种。
此诗描绘了一幅凄美孤寂的画面,以寒灯为线索,贯穿了从繁华到落寞的情感变化。首句“萤点衔红,豆光沉黝”,以萤火虫和豆油灯的微光起笔,营造出一种幽暗而静谧的氛围,暗示着故事的背景与主人公内心的孤独。
“耿耿闪残乡梦”一句,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在灯下回忆故乡的梦境,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接下来,“趁著矮墙月黑淡,写个影儿相共”,则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在月色朦胧中与自己影子相伴的情景,表现了在现实与回忆之间的徘徊与自慰。
“当初豪纵。向翠蜡光中,看穷花市珠帘缝”几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主人公从前的豪放与现在的落魄。翠蜡光代表了往日的繁华,而“看穷花市珠帘缝”则暗示了如今生活的艰辛与困顿。
“还记照妆钗卸,映窗笙弄”两句,通过回忆中的细节,如化妆、弹奏,进一步强化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然而,“而今憔悴,残书穿壁偷诵。破檐风又吹动”则揭示了主人公现在的憔悴与生活的艰难,以及在破旧环境中寻找一丝慰藉的努力。
“况连夜、湿凝寒重。青焰小、倍将愁送”两句,描绘了夜晚的寒冷与孤独,以及寒灯微弱的火焰所带来的更深一层的愁绪。最后,“便结就、玉虫珠凤。泪波只伴兰膏冻”通过比喻,表达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哀伤与绝望,以及泪水与寒灯的交融,象征着情感的冻结与消逝。
整首诗以寒灯为载体,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从繁华到落魄的心路历程,以及在困境中寻求慰藉与自我安慰的心理状态,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群冈压泾湄,于此聚众首。
其间石屋露,远视若呀口。
林端蹑縆上,却入势愈斗。
围空竖古壁,阔可百人受。
洪钟谁倒仰,巨瓮忽侧剖。
层岩寒泉飞,绝巘怪树走。
阴风喜复怒,野雾吞且呕。
晴岚逼衣襟,欲住不得久。
尝闻耕者说,自昔藏蚴蟉。
当年救旱事,有记刻不朽。
近岁灵恐歇,百祷无一偶。
至今闾里人,不复来奠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