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不拟北书通,閒听归人话北风。
黄叶小窗寻句在,玉人清署寄声同。
霜凋桂树香犹烈,海浸珊瑚气亦红。
长是微名自珍惜,汝南评却重山东。
十年不拟北书通,閒听归人话北风。
黄叶小窗寻句在,玉人清署寄声同。
霜凋桂树香犹烈,海浸珊瑚气亦红。
长是微名自珍惜,汝南评却重山东。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名为《王阮亭客部枉评予诗作此寄赠兼怀令兄西樵吏部(其一)》。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首联“十年不拟北书通,闲听归人话北风。”开篇即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十年未见,诗人并未急于通信联系,而是耐心等待友人归来,倾听其讲述北方的风土人情,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颔联“黄叶小窗寻句在,玉人清署寄声同。”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窗前,面对黄叶纷飞的秋景,寻找灵感的情景。同时,也暗含了诗人与友人虽相隔千里,但心灵相通,即使不在一起也能通过诗歌交流情感的意境。
颈联“霜凋桂树香犹烈,海浸珊瑚气亦红。”以自然景象为喻,霜降后桂树凋零,但香气依旧浓郁;海水浸泡的珊瑚,虽经风雨,颜色依然鲜艳。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坚韧,也寓意着诗人对友情和艺术的坚持与热爱。
尾联“长是微名自珍惜,汝南评却重山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微小名声的珍视,以及对友人评价的重视。这里“汝南”和“山东”分别指代友人和自己,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艺术评价的谦逊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情的颂扬,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高雅的艺术追求。
禁住梅花,闲夜捲帘,银霰轻洒。
凭谁知我,绿樽罢举,彩毫勤把。
茸裘破帽,傍他范蠡荒祠,十年不鞚关城马。
重听打窗声,恰边愁偷写。牵惹。
似曾年少,翠靥垆头,宝筝楼下。
翻借调冰,刻玉添成游冶。
而今休矣,只剩松火堆盘,此身孤负鸳鸯瓦。
寒意满人间,任先生卧也。
醒眼蘧蘧。青山有约,转入华胥。
听天鸡叫曙,庄周还我,大千秋色,泪满襟裾。
屈子问天天语否,抱信美、文章赋索居。
烟霞外,漫心悬霄汉,赤日轮扶。
平生著几緉屐,原不惜、寻仙路迂。
看回峦起伏,都如龙虎,危峰偃蹇,比我清癯。
凉路湿衣孤月白,正万树、松楸啼夜乌。
聊题句,待归来五岳,囊括秦吴。
峨峨九龙峰,千古以锡名。
无锡天下宁,有锡天下兵。
今方无锡时,四海何交争。
出山矾水浊,在山锡水清。
泉池分上下,水味别淄渑。
四面芙蓉馆,两傍杨柳亭。
泉品居第二,茶经岂定评。
何如凌绝顶,一揽太湖精。
太湖波渺渺,远水入冥冥。
我欲访梅里,已无泰伯城。
飙然过常郡,尚可试中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