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芝不采薇,开士无长饥。
骑鹿不骑马,飘然尘外者。
若将芝鹿尽消除,撒手空身何事也。
流水千万年,桃花千万树。
妖冶与灵奇,终是著相处。
不如高卧天台巅,一任浮云自来去。
采芝不采薇,开士无长饥。
骑鹿不骑马,飘然尘外者。
若将芝鹿尽消除,撒手空身何事也。
流水千万年,桃花千万树。
妖冶与灵奇,终是著相处。
不如高卧天台巅,一任浮云自来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方式和心境,充满了道家的超脱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诗人通过“采芝不采薇,开士无长饥”表达了这位僧人选择以芝草为食,象征着他的生活简单而纯净,无需世俗的物质追求就能满足。接着,“骑鹿不骑马,飘然尘外者”则进一步强调了他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骑鹿而非马,更显其超凡脱俗。
“若将芝鹿尽消除,撒手空身何事也”一句,似乎在探讨如果连这些自然之物都舍弃,那么这位僧人还剩下什么,暗示了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最后,“流水千万年,桃花千万树。妖冶与灵奇,终是著相处”描绘了自然界的永恒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世间万物的短暂与变幻。
“不如高卧天台巅,一任浮云自来去”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僧人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认为与其在尘世中追逐名利,不如像他一样,远离尘嚣,享受自然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词林根柢须人品,四海声名谁藉甚。
金华真是第一流,好泛扁舟著宫锦。
向来奋舌动天意,不怕惠文霜凛凛。
忽然飘落九疑山,坐对秋风行两稔。
手栽岩桂友群石,收拾清香供燕寝。
笑随蛮俗且南冠,忍说乡关犹左衽。
人间何事非戏剧,鹤有乘轩蛙给廪。
功名入手谈笑间,谁谓收之如拾沈。
况君风骨未渠艾,意气文章天所禀。
我今头白奚所为,柏树谁知问从谂。
虽云百里间何阔,同在邯郸一羁枕。
遥知袖手正书空,读罢离骚还痛饮。
我居在城府,再至俄二年。
岂无山水心,可奈簿领缠。
今晨偶乘兴,适此宾从贤。
零雨洗骄阳,谷中听流泉。
凭高快远览,正见江浮天。
至人本无心,与我常周旋。
谁云唤不应,汝意自不虔。
麦陇稍已滋,横水涨微涟。
佳城倚华表,拱木埋貂蝉。
暮过草堂寺,借榻聊暂眠。
不复闻怨鹤,茅檐但连延。
归路践落日,群峰郁相先。
回风送远响,墟里生晚烟。
吾庐怅何许,东望良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