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根柢须人品,四海声名谁藉甚。
金华真是第一流,好泛扁舟著宫锦。
向来奋舌动天意,不怕惠文霜凛凛。
忽然飘落九疑山,坐对秋风行两稔。
手栽岩桂友群石,收拾清香供燕寝。
笑随蛮俗且南冠,忍说乡关犹左衽。
人间何事非戏剧,鹤有乘轩蛙给廪。
功名入手谈笑间,谁谓收之如拾沈。
况君风骨未渠艾,意气文章天所禀。
我今头白奚所为,柏树谁知问从谂。
虽云百里间何阔,同在邯郸一羁枕。
遥知袖手正书空,读罢离骚还痛饮。
词林根柢须人品,四海声名谁藉甚。
金华真是第一流,好泛扁舟著宫锦。
向来奋舌动天意,不怕惠文霜凛凛。
忽然飘落九疑山,坐对秋风行两稔。
手栽岩桂友群石,收拾清香供燕寝。
笑随蛮俗且南冠,忍说乡关犹左衽。
人间何事非戏剧,鹤有乘轩蛙给廪。
功名入手谈笑间,谁谓收之如拾沈。
况君风骨未渠艾,意气文章天所禀。
我今头白奚所为,柏树谁知问从谂。
虽云百里间何阔,同在邯郸一羁枕。
遥知袖手正书空,读罢离骚还痛饮。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汪藻所作,名为《何子应少卿作金华书院要老夫赋诗因成长句一首》。诗中汪藻以高远的视角,赞美了何子应少卿的才华与品德,并对其在金华书院的贡献表示敬仰。
首联“词林根柢须人品,四海声名谁藉甚”,开篇即点明了人品与名声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内在品质对于成就卓越名声的重要性。接着,“金华真是第一流,好泛扁舟著宫锦”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金华书院比作一流之地,何子应少卿则如同身着华美宫锦的扁舟,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其卓然不群的风采。
颔联“向来奋舌动天意,不怕惠文霜凛凛”赞扬了何子应少卿敢于直言、不畏艰难的精神。而“忽然飘落九疑山,坐对秋风行两稔”则以自然景象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沉淀,暗示何子应少卿在岁月的洗礼下,依然坚守初心,保持高洁。
颈联“手栽岩桂友群石,收拾清香供燕寝”描绘了何子应少卿在书院中辛勤耕耘、培育人才的情景,同时以“岩桂”象征其学问的高深与芬芳。尾联“笑随蛮俗且南冠,忍说乡关犹左衽”则表达了对何子应少卿随和宽容、不拘小节的赞赏,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
尾联“人间何事非戏剧,鹤有乘轩蛙给廪”以戏剧比喻人生,指出世间之事皆有其戏剧性的一面,而“功名入手谈笑间,谁谓收之如拾沈”则表达了对何子应少卿轻松获得功名的赞叹。最后,“况君风骨未渠艾,意气文章天所禀”赞美了何子应少卿独特的气质与天赋,而“我今头白奚所为,柏树谁知问从谂”则是诗人自谦之语,表达了对何子应少卿才能的敬佩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何子应少卿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个人魅力与才华,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责任的追求。
潘子六月游岳阳,欲觅君山老木床。
三生注定一宿觉,假寐悯斯萝蔓荒。
君山返照入我镜,腾踔白猿飞剑霜。
溺泥老象叱不起,欲以铁钩钩凤凰。
云中之人坐衡岳,吹竹发声满潇湘。
安得玉子白玉浆,灌而注之元膺旁。
蓬头狡狯戏幽阙,赤松愿弃孺子良。
老龙下天摇尾乞,孙公见之神内伤。
与以刀圭六七服,中有君山仙酒香。
化尽老辣姜桂性,独食太和主寿昌。
酒香路滑石凿凿,潘子坐守三鼓堂。
政阙阴阳沴,扪心疚在奈。
淹作嗟水潦,补救费踌躇。
国算金钱重,村人廪廥虚。
七亡还七死,流涕鲍宣书。
乱山嵬嵬雪扑天,云愁树寒寒无烟。
大河欲冻不可越,路遥翅短无由前。
去年遇敌桑弧鸣,贼来不近曹阳城。
交亲欲致范孟博,干戈怅阻孙子荆。
君今汲黯已卧守,河东季布必不久。
斯饥正跻南山幽,维霰难蒙日在蔀。
东北苍生今凛冽,幸逢尧舜忍决绝。
但须努力爱黎元,莫使弦歌负稷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