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冢还家古所荣,白头今日倍伤情。
怀今又出高阳里,夹道争看太守旌。
应念少游尝有语,可能疏氏独高明。
昔湖水色清堪濯,毋使尘埃久污缨。
上冢还家古所荣,白头今日倍伤情。
怀今又出高阳里,夹道争看太守旌。
应念少游尝有语,可能疏氏独高明。
昔湖水色清堪濯,毋使尘埃久污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维的《六弟亲诣松楸时祭》,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深深的怀念和对家族传统的尊重。首句"上冢还家古所荣",描绘了在古代,回家祭扫先人被认为是家庭的重要责任,充满了荣誉感。然而,随着诗人"白头今日倍伤情",他感到岁月流转,自己已届老年,这种祭扫更增添了哀伤之情。
"怀今又出高阳里,夹道争看太守旌",通过描述弟弟亲自前往墓地的情景,展现了当地人们对家族的敬仰,以及人们在路上围观太守(可能象征着弟弟的地位)出行的热闹场景,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感慨。
"应念少游尝有语,可能疏氏独高明",这里引用了典故,暗示了诗人对家族历史的追忆,以及对家族优秀传统的认同,认为家族中如"少游"般的贤能人物值得后人铭记。
最后两句"昔湖水色清堪濯,毋使尘埃久污缨",诗人以湖水清澈比喻逝者的纯洁,希望后人勿忘初心,保持清明,不要让尘世的纷扰玷污了家族的美德。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既表达了对先人的怀念,也寓含了对家族精神的传承,体现了诗人作为家族长辈的责任感和对家族荣誉的珍视。
寄我五云字,恰向酒边来。
东风过尽归雁,不见客星回。
闻道琐窗风月,更著诗翁杖屦,合作雪堂猜。
岁旱莫留客,霖雨要渠来。短檠灯,长剑铗,欲生苔。
雕弓挂壁无用,照影落清杯。
多病关心药裹,小摘亲锄菜甲,老子正须哀。
夜雨北窗竹,更倩野人栽。
长江欲尽阔无边,金山当中唯一石。
潮平风静日浮海,缥缈楼台转金碧。
瓜洲初见石头城,城下波涛与海平。
中流转柂疑无岸,泊舟未定僧先迎。
山中岑寂恐未足,复将江水绕山麓。
四无邻家群动息,钟声铿锽答山谷。
乌鸢力薄堕中路,惟有胡鹰石上宿。
谁知江海多行舟,游人上下夺岩幽。
老僧心定身不定,送往迎来何时竟。
朝游未厌夜未归,爱山如此如公稀。
不待游人尽归去,恐公未识山中趣。
老兄骑骡日百里,据鞍作诗若翻水。
忽吟春草思惠连,因之亦梦添丁子。
群儿竞长堪一笑,老马卧餐何日起。
闻兄尽室皆旧人,见面未曾惟遁耳。
迟年最长二十六,已能干父穷愁里。
豫儿扬眉稍刚劲,党子温纯无愠喜。
我兄憔悴我亦穷,门户久长真待尔。
但令戢戢见头角,甑倒囊空定何耻。
家藏万卷须尽读,此外一簪无所恃。
船中未用废诗书,闭窗莫看江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