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惊蛰前闻雷》
《惊蛰前闻雷》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正月骄阳伏太阴,疾雷破壁下遥岑。

久居坏户随虫蛰,细检农书禳岁祲。

柱础出云屯宿雨,箨龙驱笋补疏林。

天威似欲祛魑魅,未许蛟螭遂陆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惊蛰前闻雷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

首联“正月骄阳伏太阴,疾雷破壁下遥岑”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正月里阳光炽烈,却因雷声而显得有些压抑的景象。骄阳与太阴的对比,疾雷的突兀,以及它穿透墙壁,直击远处山峰的气势,营造了一种紧张而震撼的氛围。

颔联“久居坏户随虫蛰,细检农书禳岁祲”转而描述了自然界中生物的反应。在雷声的威慑下,昆虫们纷纷躲入洞穴,仿佛是大自然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同时,诗人也借由“细检农书禳岁祲”,暗示了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敬畏之心,以及通过农书知识来预防和应对可能带来的灾害。

颈联“柱础出云屯宿雨,箨龙驱笋补疏林”则进一步展示了雷声带来的自然变化。柱础上凝聚的云气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而“箨龙驱笋补疏林”则形象地描绘了雷声后,新生命在森林中的生长,仿佛是雷声为新生力量开辟了道路。

尾联“天威似欲祛魑魅,未许蛟螭遂陆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这里的“祛魑魅”象征着清除邪恶或不祥之物,而“未许蛟螭遂陆沉”则是说即使是蛟龙这样的强大生物,在天威面前也无法轻易逃脱。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也蕴含了对宇宙秩序的尊重与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惊蛰前闻雷这一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洞察和独特感悟,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玉楼春·其二闺情

金丝蹙雾红衫薄。绝代佳人何寂寞。

鸟飞残照水烟开,霜覆鹤身松子落。

朝来始向花前觉。瘦竹亸烟遮板阁。

但曾行处遍寻看,不然日暮还家错。

(0)

遐方怨.别情

钗影乱,鬓云横。五更钟易晓,一夜月偏清。

匆匆未诉别离情。别离滋味又分明。

芳草路,短长亭。低回千万意,将息两三声。

临行细细问郎程。梦中还拟傍郎行。

(0)

南乡子·其九春兴

岚翠湿人衣。或棹轻舟或杖藜。

一院落花无客醉,莺啼。逸处能高怨处低。

夜妒燕双栖。回看池塘影渐稀。

唯有教坊南畔草,萋萋。空使王孙见即迷。

(0)

芳草渡.松陵舟中送别

吴江碧,吴山青。兰风起,满洞庭。骊歌愁绝不堪听。

从兹去,郎乘马,妾扬舲。还则愿。尘吹转。

辙迹随郎近远。怀明月,指双星。相向冥。郎抱影。

妾倚形。

(0)

柳梢青·其一杨花

午院春深。玉楼微度,画阁低侵。

乱捲愁来,轻沾恨去,一片伤心。飘零幽梦难寻。

偏冷落、珠帘绣衾。燕子争衔,罗衣暗惹,消息沉沉。

(0)

一落索.咏风鸢

鸷鸟凭空而起。云霄堪致。

青春一线上青天,禁得无声堕地。怪底轻狂可喜。

欲飞还止。十年前事忆儿童,此日依然故纸。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