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妆成镜未收,倚栏人在水精楼。
笙歌莫占清光尽,留与溪翁一钓舟。
王母妆成镜未收,倚栏人在水精楼。
笙歌莫占清光尽,留与溪翁一钓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中秋夜晚景象,王母指的是西王母,是中国神话中的仙女,妆成镜未收则是形容月亮明净如同精心打扮过的镜子尚未收起。倚栏人在水精楼,则是在描绘一位或几位站在清澈湖水旁高楼上的人,享受着这美好之夜。
"笙歌莫占清光尽"中的“笙歌”指的是乐器和歌声,而“清光”则是指月光。整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让音乐和歌声占据了月色全部,让自然之美与人为之音和谐共存。
最后一句"留与溪翁一钓舟"中的“溪翁”意指隐居在山林之间的人,通常是指隐士或诗人。而“留与溪翁一钓舟”则是在说留下一只小船给那些爱好自然之美的隐士们,可以随时驾舟去享受那份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描绘,以及对音乐与月光共存的提醒,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珍视与享受,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楚舞,一起作楚歌。
双执铁如意,击碎珊瑚柯。
一人夺执之,睨者一人过。
更舞又一人,相向屡傞傞。
一人独抚掌,身挂青薜萝。
夜长天籁绝,宛转愁奈何。
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
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
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
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