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觐初相见,升除遽不留。
还寻江左路,问买浙西舟。
桑梓归应蚤,莼鲈到及秋。
伫闻宽恤治,为解别离愁。
入觐初相见,升除遽不留。
还寻江左路,问买浙西舟。
桑梓归应蚤,莼鲈到及秋。
伫闻宽恤治,为解别离愁。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送袁文理(其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友人未来的关切。
首句“入觐初相见”,点明了两人初次相遇的情景,充满了新奇与期待。接着,“升除遽不留”一句,表达了友人即将离去的无奈与匆忙,暗示了相聚时间之短,离别之快。
“还寻江左路,问买浙西舟”两句,描绘了友人离开时的行踪,从江南到浙江,充满了对远方的向往与探索。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旅途安全的关心与祝福。
“桑梓归应蚤,莼鲈到及秋”则表达了对友人早日归家的期盼,以及对家乡美食的怀念,体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与对故乡的眷恋。
最后,“伫闻宽恤治,为解别离愁”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希望友人在新的地方能够得到妥善的安置与关怀,以缓解离别的忧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深切关怀,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人文关怀,体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骨与情操。
绵绵我瓜瓞,引蔓空尔长。
有子将得力,弃之往他乡。
他乡与故里,两地永相望。
独有中天月,远照双松堂。
双松我所植,念之犹不忘。
况复儿与女,不见今六霜。
大儿逾弱冠,有姊同已长。
想当望我时,齐行松树旁。
见树不见父,呜咽泪成行。
小女年尚稚,与弟走踉蹡。
相呼戏树下,何处褰父裳。
反哺有慈乌,跪乳有羔羊。
人事独暌乖,俯仰我心伤。
淮阴古壮士,甚感漂母情。
而况我同气,由来恩爱并。
一朝遭世患,舍之以徂征。
惟当欲去时,涕泗下交倾。
荏苒岁年莫,两鬓各星星。
每念焚须事,怛焉心内惊。
老去成飘荡,所志在偷生。
顾往申申詈,詈我久远行。
我欲喻中怀,独有弦歌声。
弦歌清且悲,一鼓泪已零。
再鼓三叹息,四座不忍听。
可随晨风去,长跪陈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