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热追凉池上》
《秋热追凉池上》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圃迥人全寂,池清虑自消。

萍根微著水,荷叶欲穿桥。

今岁知何故,秋阳尔许骄。

追凉犹有处,此老未无聊。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zhuīliángchíshàng
sòng / yángwàn

jiǒngrénquánchíqīngxiāo

pínggēnwēizhùshuǐ穿chuānqiáo

jīnsuìzhī
qiūyángěrjiāo

zhuīliángyóuyǒuchùlǎowèiliáo

注释
圃迥:园子空旷。
人全寂:无人声。
虑自消:忧虑消散。
萍根:浮萍根部。
著水:露出水面。
荷叶:荷叶。
穿桥:穿透小桥。
今岁:今年。
知何故:为何如此。
秋阳:秋日阳光。
尔许骄:这般炽热。
追凉:寻找清凉。
犹有处:仍有地方。
此老:我这老者。
无聊:感到孤单。
翻译
园子空旷无人声,心境清澈忧虑消散。
浮萍根部微微露出水面,荷叶仿佛要穿透小桥。
今年为何如此,秋日阳光竟这般炽热。
尽管寻找清凉之地,我这老者并未感到孤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纳凉的景象,诗人坐在池塘边,周围环境宁静而清幽。"圃迥人全寂"表明四周无人,只剩下自己沉浸在自然之中;"池清虑自消"则形容池水清澈,心中的忧虑也随着水面的平静而渐渐消散。

"萍根微著水,荷叶欲穿桥"写出了水生植物如萍的根系与水面相依,以及荷叶几乎要覆盖过小桥的情景,这些细节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层次感。

"今岁知何故,秋阳尔许骄"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年秋天阳光异常灿烂的惊讶,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与感悟。

"追凉犹有处,此老未无聊"则显示出诗人在寻找避暑的地方,并且通过这些简单的自然享受,老年诗人仍然能够找到生活的乐趣,感到并不孤单或无聊。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池塘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以及在宁静中寻找心灵安慰的意境。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孝德颂寄上李石麓阁老

白头宰相受封年,黄阁辞归孝独全。

东海灵椿元气盛,上林仙桂露华偏。

村翁每遇携松酿,水鸟相迎出稻田。

绿野开晴留返照,苍峰叠秀带浮烟。

端居已倦中原路,定策能清北塞天。

好筑层楼高贮敕,九霄日月看双悬。

(0)

秋夜张太史仁伯宅留别得情字

仙郎邂逅凤凰城,不奈悲秋客子行。

下榻一宵期尽醉,隔江三载愧知名。

当尊意气还他日,把剑风尘任此生。

旅鬓于今空浩叹,词人自古更多情。

黄金台迥山云度,白玉堂高海月明。

世事年来愁转剧,同怀祇有汉张衡。

(0)

寄赠谢竹亭公子

同宗自何代,安石越中家。

丽水散金色,蓝田分玉芽。

飞扬君可羡,疏懒自堪嗟。

棋进驰心远,诗成寄兴赊。

月高燕市酒,春满沁园花。

遥想鸣珂处,翩翩白鼻騧。

(0)

送俞别驾尧咨之临清

吾郡本齐地,使君当此游。

东西抱河水,表里壮城楼。

腊雪马前尽,春云堂外流。

舟车两京道,赋役万家忧。

和璧才堪重,虔刀志未休。

素怀谁与会,孤月照人秋。

(0)

十五夜集徐子与宅得光字

桂树花开禁苑香,月轮西转更飞觞。

高歌自觉云霄近,佳会偏宜秋夜长。

塞下征夫悲独影,闺中思妇对清光。

人生苦乐何须道,笛里关山总断肠。

(0)

喜黄实甫至留酌

自别梁园岁几徂,故人消息断江湖。

相逢白鬓知多少,一醉黄金问有无。

地接边关秋气早,树翻乌鹊月明孤。

向来离合殊难定,犹向天涯说壮图。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