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思孺秘校挽诗二首·其一》
《张思孺秘校挽诗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昔在天彭郡,侨居过一冬。

感君常见访,无日不相从。

远寺携棋局,高亭把酒钟。

谁知三载后,孤冢列新松。

(0)
注释
昔:从前。
天彭郡:古代地名,今四川省彭州市。
侨居:寄居。
过:度过。
感:感激。
君:您,指对方。
常见访:经常来访。
无日不相从:每天都陪伴着。
远寺:远处的寺庙。
携:携带。
棋局:棋盘。
高亭:高高的亭子。
把酒:举杯饮酒。
钟:古代盛酒器。
谁知:谁料。
三载后:三年以后。
孤冢:孤独的坟墓。
新松:新栽种的松树。
翻译
从前在天彭郡,我曾度过一个冬天。
感谢你常来看望我,几乎每天都在一起。
我们一起到远处的寺庙下棋,高高的亭子里举杯共饮。
谁能想到三年之后,我的孤坟旁已种满了新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相处情景,以及对未来离别的预感和无奈。开篇“昔在天彭郡,侨居过一冬”表达了诗人曾在外地度过一个冬天的生活体验。“侨居”一词显露出诗人当时的心境,可能是因仕途不顺或其他原因而寄寓他乡。紧接着,“感君常见访,无日不相从”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他们几乎每天都在一起。

“远寺携棋局,高亭把酒钟”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他们聚会时的情景。"远寺"和"高亭"都是聚会的地点,这些地点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文化气息和意境。而"携棋局"和"把酒钟"则是他们聚会时的一种轻松愉悦的活动,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文雅生活。

然而,从“谁知三载后,孤冢列新松”一句可以看出诗人对未来的某种预感和忧虑。"三载"指的是三年之后,而"孤冢列新松"则暗示了离别乃至死亡的可能性,这是一种对友情长久性的担忧,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对于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面对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玩花池

桃枝兼杏枝,春色绕宫池。

正爱红繁处,还怜绿净时。

芳香泛幽沚,媚影照清漪。

垂条看妓折,堕萼见鱼吹。

杯涵明月泻,舟逐彩云移。

水流花落尽,君王醉不知。

(0)

舟中闻邻船吴歌有怀幼文来仪

轻帆短楫溯烟波,叠渚回舟奈远何。

一路诗从愁里得,二分春向客中过。

江通汉水晴偏绿,山入湘云晚更多。

何处思君肠欲断,楚妃祠下听吴歌。

(0)

春日白门写怀用高季迪韵五首·其五

绿芜迷渚水漫沙,断岸无舟路转赊。

细柳已黄千万缕,小桃初白两三花。

烟中晚棹兼沤远,雨里春旗趁屋斜。

野趣莫嫌浑寂寞,近来沙觜有人家。

(0)

雨中偶成

空斋自潇洒,况复值秋初。

焚香对微雨,如在古僧居。

庭寒夕鸟下,烟淡暝松疏。

知君写诗处,高情方似余。

(0)

送莲社陆道师归镜湖别业

一锡横飞下镜湖,头颅老去世缘疏。

庭栽竹少堪容鹤,池种莲多不碍鱼。

满室香云经尽后,半窗明月定回初。

陶潜懒入东林社,在在青山可结庐。

(0)

园隐图送方以常

曾闻学圃成高隐,今日携书是宦游。

隔屋尚通分溜笕,傍溪空觅看花舟。

菘葵尽作邻僧供,芋栗还凭野老收。

后夜月明江上梦,应随归鹤到林丘。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