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柏子家风》
《柏子家风》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山居剩得静乾坤,竹鼎时将柏子温。

会似赵州参得透,等闲莫与俗夫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ǎijiāfēng
sòng / báichán

shānshèngjìngqiánkūnzhúdǐngshíjiāngbǎiwēn

huìzhàozhōucāntòuděngxiánlùn

注释
山居:隐居山林的生活。
剩得:剩下,保持。
静乾坤:宁静的天地。
竹鼎:竹制的鼎(古代煮药或烧水的器具)。
柏子:柏树的种子,有安神作用。
温:温暖。
会似:犹如,好似。
赵州参:赵州禅师(唐代禅宗大师赵州从谂),这里指深悟禅理的人。
透:透彻,领悟。
等闲:寻常,随便。
俗夫:普通人,世俗之人。
翻译
在山中居住只剩下宁静的天地,常常用竹制的鼎煮着柏子以取暖。
这心境如同赵州禅师般洞察彻悟,寻常事不要轻易与世俗之人谈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寂静的生活情景,通过对自然物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然世俗、自得其乐的心境。开篇“山居剩得静乾坤”即设定了一个远离尘嚣、与大自然为伴的生活状态,“静”字用得极妙,传递了一种深遠的宁静。

接下来的“竹鼎时将柏子温”则是对这种宁静生活的一种享受。竹鼎,即竹制的锅,用来煮食物,这里指的是煮柏子。柏子在这里不仅是一种简单的食物,更象征着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而“时将”二字,则增添了一份从容不迫的感觉。

第三句“会似赵州参得透”中的“赵州”,通常指的是宋代高僧赵州从谂,他以参禅悟道著名。这里借用其名,表达诗人对佛理或道理有所领悟和理解,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最后,“等闲莫与俗夫论”则是诗人对于自己这种超然物外的心态的一种宣言。"等闲"意味着平淡无奇,而"俗夫"指的是那些普通、没有远见和深刻理解的人。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不愿意与这些只关注世俗琐事的人进行深入讨论。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以及借助禅宗典故来表达超脱尘世的情怀,展现了一种清高脱俗、自在悠然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同郭朝谔刘觐国诸兄饮潘明叔席是日洗鹏翼还南海

三山宫阙郁岧峣,濩落空惭五石瓢。

上客已归南海去,故人初散紫宸朝。

瓜浮玉井香先袭,水落金盘冻未销。

取醉不妨分掌液,帛书犹得到渔樵。

(0)

遣兴

久负林泉癖,因知物理幽。

倒丝虫自挂,刷羽雁交浮。

壁响松风入,窗虚桂月流。

悲歌重怀古,蓬鬓此千秋。

(0)

状元古井

泉出寒甃古,用汲汝为霖。

榭亭额片玉,村舍著镂金。

书堂留隐迹,学士解缨簪。

几多怀旧事,潺湲助鸣琴。

(0)

陪仲叔两兄汎舟?川晚溯大江·其二

溯洄江色暮,空水澹清秋。

雾隐桄榔岸,潮平雁骛洲。

管声川上发,槎影月中浮。

便拟随星使,将寻天汉游。

(0)

游少林·其三

为爱山林景物稀,登临随处竟忘归。

云迷竹树浓还淡,雨堕岩花湿不飞。

养晦高人曾索价,谈禅老衲欲留衣。

何妨结社重来此,一洗尘心是与非。

(0)

续刺谗诗·其六

天之方蹶,良士祚之。民之多艰,良士阜之。

四国有难,良士辅之。祁祁良士,谗人恶之。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