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剩得静乾坤,竹鼎时将柏子温。
会似赵州参得透,等闲莫与俗夫论。
山居剩得静乾坤,竹鼎时将柏子温。
会似赵州参得透,等闲莫与俗夫论。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寂静的生活情景,通过对自然物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然世俗、自得其乐的心境。开篇“山居剩得静乾坤”即设定了一个远离尘嚣、与大自然为伴的生活状态,“静”字用得极妙,传递了一种深遠的宁静。
接下来的“竹鼎时将柏子温”则是对这种宁静生活的一种享受。竹鼎,即竹制的锅,用来煮食物,这里指的是煮柏子。柏子在这里不仅是一种简单的食物,更象征着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而“时将”二字,则增添了一份从容不迫的感觉。
第三句“会似赵州参得透”中的“赵州”,通常指的是宋代高僧赵州从谂,他以参禅悟道著名。这里借用其名,表达诗人对佛理或道理有所领悟和理解,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最后,“等闲莫与俗夫论”则是诗人对于自己这种超然物外的心态的一种宣言。"等闲"意味着平淡无奇,而"俗夫"指的是那些普通、没有远见和深刻理解的人。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不愿意与这些只关注世俗琐事的人进行深入讨论。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以及借助禅宗典故来表达超脱尘世的情怀,展现了一种清高脱俗、自在悠然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