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山嵯峨冠天下,一径萦云行两舍。
始穷绝顶见招提,碧阁丹楼屹如画。
门前池水滀蜿蜒,座上风雷惊昼夜。
峨眉五台誇壮观,品目真不此为亚。
伟哉南师非世人,开荒辟土初椎轮。
寥寥相望三百载,废兴一一难具陈。
丹丘大士来鼓舞,气象焕发重增新。
投金输赆走南北,法雨所被无涯津。
虚堂选胜得佳处,隆檐巨栋成逡巡。
窗扉洞达舒两目,异景错出罗蓁蓁。
朝云夜月常万顷,寒光炯炯如镕银。
堂中隐几人何似,湛若玉毛悬秋旻。
榜名圆镜示来客,庶使方寸无缁磷。
兹山嵯峨冠天下,一径萦云行两舍。
始穷绝顶见招提,碧阁丹楼屹如画。
门前池水滀蜿蜒,座上风雷惊昼夜。
峨眉五台誇壮观,品目真不此为亚。
伟哉南师非世人,开荒辟土初椎轮。
寥寥相望三百载,废兴一一难具陈。
丹丘大士来鼓舞,气象焕发重增新。
投金输赆走南北,法雨所被无涯津。
虚堂选胜得佳处,隆檐巨栋成逡巡。
窗扉洞达舒两目,异景错出罗蓁蓁。
朝云夜月常万顷,寒光炯炯如镕银。
堂中隐几人何似,湛若玉毛悬秋旻。
榜名圆镜示来客,庶使方寸无缁磷。
这首诗描绘了千顷山中一座名为“圆镜堂”的寺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壮丽的自然风光与庄严的宗教氛围。诗人以“兹山嵯峨冠天下”开篇,赞美了千顷山的雄伟壮观,随后详细描述了山路蜿蜒、绝顶之巅的寺庙、门前池水与风雷交响的景象,以及寺庙的建筑之美。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峨眉、五台等名山,强调了千顷山的独特之处。
诗中还提到一位名为“南师”的人物,他开山辟土,奠定了寺庙的基础,并历经三百年的兴衰更迭。在南师之后,一位名为“丹丘大士”的高僧来到此处,使得寺庙焕然一新,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信徒。诗人特别提到了“投金输赆”,即信徒们慷慨捐赠,使得法雨普降,惠及众生。寺庙内的“虚堂选胜”之处,不仅有宽敞明亮的窗户和门扉,还能让人在朝云夜月中欣赏到如同熔银般的寒光,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诗人以“堂中隐几人何似,湛若玉毛悬秋旻”结尾,描绘了一位静坐堂中的僧人,仿佛与天空中的白云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榜名“圆镜堂”不仅是为了纪念,也是为了引导来访者的心灵,使其内心清净,远离尘世的烦恼。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佛教文化的魅力与对自然美的追求。
昔读康乐诗,梦到石门山。
中有醉道士,倒佩落其冠。
来游一一是,嵌岩如屋宽。
喷薄三百尺,万珠落珊珊。
峭壁天削成,磐石容投竿。
摩挲苍藓字,喟发千载叹。
老洪梦中旧,两脸依然丹。
语我君小留,山瓢勿嫌酸。
涧果四时有,收拾苦不难。
旋炊胡麻饭,荐以枸杞槃。
手摘石上茶,风炉煮甘寒。
扰扰尘土中,未易得此欢。
濯足山下潭,戏惊蛟龙蟠。
醉面索吹醒,坐待风雷翻。
梦里遇奇士,高楼酣且歌。
霸图轻管乐,王道探丘轲。
大指如符券,微瑕互琢磨。
相知殊恨晚,所得不胜多。
胜算观天定,精忠压虏和。
真当起莘渭,何止复关河。
阵法参奇正,戎旃相荡摩。
觉来空雨泣,壮志已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