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效涉江采芙蓉》
《效涉江采芙蓉》全文
明 / 郑经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琼蕊何峨峨,郁彼山之阿。

采采盈怀袖,郁郁思谁何。

怅望故闾里,冷冷归云过。

归云不寄音,踯躅发悲歌。

(0)
鉴赏

这首诗《效涉江采芙蓉》由明末清初诗人郑经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物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无奈之情。

首句“琼蕊何峨峨,郁彼山之阿”以“琼蕊”比喻花儿的美丽,而“峨峨”则形容其高耸的姿态,接着“郁彼山之阿”描绘出山间花丛繁茂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幽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这一句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为后文的抒情奠定了基础。

“采采盈怀袖,郁郁思谁何”进一步深化情感,诗人采摘花朵,满怀欢喜,但心中却充满了深深的思念,不知向谁倾诉。这里的“郁郁”既指花色的深沉,也暗喻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复杂情感。

“怅望故闾里,冷冷归云过”中,“怅望”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故闾里”指的是家乡,而“冷冷归云过”则以冷淡的云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离乡的孤独感。这两句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归云不寄音,踯躅发悲歌”点明了诗人无法传达心声的无奈与痛苦。归云象征着远方和希望,但它们并未带来诗人的消息或慰藉,反而引发了他内心的悲痛与哀歌。这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无法言说的孤独与悲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意以及在远离家乡后的孤独与无奈。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郑经

郑经
朝代:明   字:贤之   号:式天   生辰: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

郑经(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一名郑锦,字贤之、元之,号式天,昵称“锦舍”,籍贯福建泉州,延平王郑成功长子,台湾明郑时期的统治者,袭封其父延平王的爵位。郑经曾经多次参与郑成功的战事。郑成功病逝承天府时,郑经人在厦门,闻叔父郑袭准备继位消息,在周全斌襄助下,前来台湾弭平郑袭,自称“招讨大将军世子”。康熙二十年(1681年)3月17日,郑经于台湾承天府去世,终年40岁,谥号文王。
猜你喜欢

送吴元珍

几年不剪西窗烛,此日相逢如别何。

冷宦莫嗟乡国远,故人今在省台多。

闽关把袂云生树,滦水维舟月满河。

我尔重寻燕蓟路,凤城载酒日相过。

(0)

夜泊羊角坝

系舟羊角坝,一夜梦难成。

月色千秋雪,滩声万马兵。

鱼龙攀石出,鸟雀绕枝惊。

惆怅浑无奈,还添白发生。

(0)

望武夷

溪行望武夷,峭壁何崭绝。

赤霞散不收,大化元气泄。

下有万年松,上有太古雪。

祇恐月明中,铁笛吹石裂。

(0)

渡口·其二

孤鹜飞来数点青,映山红叶笑相迎。

青裙赤脚谁家妇,阔背牙梳也自荣。

(0)

吾观桔槔论

吾观桔槔论,力鲜功倍钧。

如何端木氏,乃见汲者嗔。

哲王肇先基,辛苦贻子孙。

圣人贵万全,小利曷足云。

偭彼憸人徒,启此侥倖门。

海艘岁万漕,便利毋与伦。

至今百馀年,不复事讨论。

遂使奸雄徒,窥测见本根。

炎方多长蛇,时效猛虎蹲。

兵交十年来,气运固有因。

圣人尚包荒,政令务因循。

乃知尧舜理,乾纲是宽仁。

昔尝赋车攻,会同如星奔。

仰观千载前,谁能继先尘。

嵩灵诞嘉祥,降此甫与申。

方叔及召虎,圣人周宣君。

中兴眉睫间,河岳亦精神。

我皇以武姿,哀痛怛下陈。

茂哉垂九叶,度建万国春。

窜伏恐已逸,安能睹乾坤。

执笔等太史,磨崖勒雄文。

(0)

咏西内芍药·其一

芳心有待却含羞,独殿群芳弄媚柔。

不是红云连阆苑,定应绛雪积昆丘。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