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衢攘攘接平郊。欢声如沸潮。修龙衔烛舞周遭。
绕场金鼓骄。霓电射,彩旗飘。千竿影动摇。
高歌激越上青霄。人民心一条。
通衢攘攘接平郊。欢声如沸潮。修龙衔烛舞周遭。
绕场金鼓骄。霓电射,彩旗飘。千竿影动摇。
高歌激越上青霄。人民心一条。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热闹繁华的都市景象。"通衢攘攘接平郊",生动地展现了宽阔的大道上人群熙攘,一直延伸到郊外,充满了生气。"欢声如沸潮"则运用比喻,形容人们的欢笑声如同潮水般汹涌,气氛热烈欢快。
"修龙衔烛舞周遭"中的"修龙"可能指的是装饰华丽的龙灯,它在场中舞动,犹如烛光下的巨龙,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绕场金鼓骄",金鼓齐鸣,增添了节奏感和自豪感。
接下来的"霓电射,彩旗飘。千竿影动摇",通过霓虹灯光与彩色旗帜的描绘,展现出绚丽多彩的视觉效果,而"千竿影动摇"则进一步强化了动态感,仿佛整个场景都在随风摇曳。
最后两句"高歌激越上青霄。人民心一条",表达了人们高昂的歌声直冲云霄,象征着团结一心的精神风貌。整体来看,这首《醉桃源》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清末近现代初都市庆典的盛况,展现了人民的欢乐与团结。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