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火仍风雨,客心愁复悽。
阴云花更重,春日水平堤。
油壁逢南陌,鞦韆出绿蹊。
寻芳无厌远,自有锦障泥。
禁火仍风雨,客心愁复悽。
阴云花更重,春日水平堤。
油壁逢南陌,鞦韆出绿蹊。
寻芳无厌远,自有锦障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寒食值雨》,描绘了寒食节(清明前一天)时凄风苦雨的景象,以及诗人客居他乡的心境。首句"禁火仍风雨",写出了节日禁烟火的规定在风雨中显得尤为冷清,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阴云花更重,春日水平堤",通过阴沉的乌云和平静的水面,进一步渲染了压抑的气氛,春花因雨而显得更加沉重,春日也因此失去了往常的明媚。
诗人行走在"油壁逢南陌,鞦韆出绿蹊"的场景中,看到路上的油壁车和孩子们在雨中嬉戏的鞦韆,这画面既显出生活的寻常,又透出一丝生机。然而,诗人并未因此忘却忧愁,反而"寻芳无厌远,自有锦障泥",表达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然执着于寻找美好的事物,但心中的愁绪如同锦障泥一般难以摆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寒食节雨中的景色,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和生活哲理。
小白蘋香,打湖上鸳鸯,橹枝声细。
谁料逢君,又在他山此水。
甚抛了、熟鹭驯鸥,把轻衫瘦马,换却蓑袂。
官壶量盏,且缓剪江帆翅。
双台算程正远,但昏沙古岸,重重亭子。
晓星犹悬冷点,鸡声啼碎。挂芦藩、蜡飘秋泪。
早风铎、催人提辔。鞭影背雁,怕都是、凄凉诗思。
烧笋园林,渐晴乍雨初,时候将息。
试小卷帘旌,绿尘无力。
三尺回纹藤枕,春来几与香云隔。淙淙急。
忽到耳边,都是萧瑟。千点榴红齐坼。
映湘妃竹槛,窗户纱碧。正逐妇鸠喧,引雏莺蕊。
只恨梦轻惊易醒,背斜阳听梅檐滴。花狼藉。
晚风带烟吹湿。
一湾河渚,喜幽庄不大。白石桥东翠筠锁。
把轩窗、齐拓梧叶阴浓,披细葛,日拥仙芸閒坐。
吴僮年十七,谱就新声,试听歌喉暗尘堕。
更上小沙棠,载酒寻鸥,醉便向、闹红深卧。
问果肯、全家此中浮,那水阁西偏,结邻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