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索郊行秋夜秒,无心万籁自悲鸣。
月林散叶风前下,村舍孤镫夜半明。
暗里家山应在望,醉中砧杵不关情。
归来东榻鸳衾稳,应笑词人怨五更。
护索郊行秋夜秒,无心万籁自悲鸣。
月林散叶风前下,村舍孤镫夜半明。
暗里家山应在望,醉中砧杵不关情。
归来东榻鸳衾稳,应笑词人怨五更。
这首宋诗《次韵刘生秋夜郊行》是陈著所作,描绘了秋夜郊外的宁静与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护索郊行秋夜秒”写出了诗人独自在秋夜中漫步,月光洒下的景象,护索(可能是篱笆或绳索)增添了静谧的氛围。"无心万籁自悲鸣"则通过自然的声音,如风吹落叶和远处的砧声,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月林散叶风前下,村舍孤镫夜半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月色下的树林和村庄,落叶随风飘落,一盏孤灯在村舍中闪烁,营造出寂寥而清冷的画面。诗人身处此景,心中思念家乡,但“暗里家山应在望,醉中砧杵不关情”,即使醉酒也无法排遣对故乡的思念,远处的砧声并未触动他的情感。
最后,“归来东榻鸳衾稳,应笑词人怨五更”表达了诗人回到家中,躺在温暖的鸳鸯被窝中,想象自己可能会嘲笑自己作为词人,竟在秋夜五更时分还怀有深深的乡愁。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郊行的景色,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
四十强而仕,礼文可遵守。
筮仕已十年,明朝三十九。
自知得禄早,左宦诚宜有。
年虽过潘岳,未为全白首。
贫犹胜墨子,黔突聊供口。
若比张辟彊,吾甘为老丑。
若比太公望,吾方为少秀。
任从新岁来,且献高堂寿。
更解金貂冠,多贳商山酒。
一雨洗空阁,象纬迫人清。
披襟台上,坐看北斗正旋衡。
知是南宫列宿,初出极星未远,龙角正分明。
河汉馀千里,风露已三更。坐未久,书帙散,酒壶倾。
凉生殿阁,冷然邀我御风行。
拟欲乘槎一问,但得天孙领略,安用访君平。
莫笑儒生事,造化掌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