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田易为瘠,下田易为肥。
高田苗欲密,下田苗欲稀。
春阳三二月,阴雨来霏霏。
无论高与下,青青同一时。
疏如雁行列,密若羊毛披。
清风飒然至,荡漾生涟漪。
回旋合万舞,荏弱不自持。
遥遥极天碧,望望深人怀。
先王制四民,士首农次之。
非时尚不役,矧乃鞭与笞。
一夫不播种,世有受其饥。
须知元元命,系此青青丝。
贱子为老农,敢以告有司。
高田易为瘠,下田易为肥。
高田苗欲密,下田苗欲稀。
春阳三二月,阴雨来霏霏。
无论高与下,青青同一时。
疏如雁行列,密若羊毛披。
清风飒然至,荡漾生涟漪。
回旋合万舞,荏弱不自持。
遥遥极天碧,望望深人怀。
先王制四民,士首农次之。
非时尚不役,矧乃鞭与笞。
一夫不播种,世有受其饥。
须知元元命,系此青青丝。
贱子为老农,敢以告有司。
这首诗《新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对农田中高田与下田苗情的对比描绘,以及春日雨后新苗生长的景象,展现了对农业生产的深刻思考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注。
诗中首先描述了高田与下田在肥沃程度上的差异,接着指出高田的苗长得较为密集,而下田的苗则相对稀疏。春日三月,阴雨绵绵,不论高田还是下田,新苗都呈现出青翠一片,仿佛雁阵排列或羊毛披散。清风吹过,新苗随风摇曳,形成波浪般的涟漪,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中还运用“回旋合万舞”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新苗在风中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它们的柔弱与生命力。
最后,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新苗的绿色延伸至天边,引发了深深的感慨。他联想到古代君主对民众的治理,强调了农民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他们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诗人以“一夫不播种,世有受其饥”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敬意,并提醒官府应重视农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农业、农民以及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怀,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追求。
西安潇洒我常游,去自脩川泛小舟。
民本丰饶矜气节,士多儒雅出公侯。
梅山晚翠屏当户,茶井春芽雪满瓯。
预想弦歌富閒暇,白云深倚凤凰楼。
初宵待月先扫门,虽未出海光照垣。
皎然辉采更无壅,比之常夕尤清妍。
星辰不复争芒角,河汉自合收波澜。
久之黮黪若蒙垢,坌起四隅阴气繁。
人心赏玩欲竟夕,嗟哉顷刻已自昏。
如何更使魑魅畏,岂非已被虾蟆吞。
纷纷庭华堕如雨,训狐骑屋貌甚尊。
乘幽挟晦彼固喜,使之如此亦有缘。
岂无蛇虺出当道,不如青灯坐前轩。
以书自围恣所取,黄卷圣贤聊可言。
人定鸟栖息,庵前聊倚栏。
徘徊明月上,正在脩篁端。
清影冰玉碎,疏音环佩寒。
翛然耳目静,觉此宇宙宽。
人生甘物役,汩没红尘间。
宴坐得俄顷,境幽心已閒。
谅能长无事,自可驻朱颜。
所以学道人,类多隐深山。
发之之舟系湓水,示我名书百馀纸。
自言此乃十之一,访寻藏蓄尚未已。
装褫卷袭皆精致,从前所见无此比。
城荒俗陋谁与游,如君好事固可喜。
天寒手冷不厌观,似我赏音知有几。
自今有得当助君,不惮缄封寄千里。
与君居两邦,如隔万里道。
相从得旬日,所恨太不早。
清谈已解忧,大笑时绝倒。
赠我以古风,应手拾瑰宝。
间亦藏戏言,顾我欲高蹈。
答之以不答,羡子富文藻。
沧溟在人外,中有群仙岛。
相约逍遥游,餐霞食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