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待月》
《待月》全文
宋 / 孔平仲   形式: 古风

初宵待月先扫门,虽未出海光照垣。

皎然辉采更无壅,比之常夕尤清妍。

星辰不复争芒角,河汉自合收波澜。

久之黮黪若蒙垢,坌起四隅阴气繁。

人心赏玩欲竟夕,嗟哉顷刻已自昏。

如何更使魑魅畏,岂非已被虾蟆吞。

纷纷庭华堕如雨,训狐骑屋貌甚尊。

乘幽挟晦彼固喜,使之如此亦有缘。

岂无蛇虺出当道,不如青灯坐前轩。

以书自围恣所取,黄卷圣贤聊可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等待月亮升起时的情景与感受。开篇“初宵待月先扫门”,诗人早早地准备迎接月光的到来,清扫门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期待的氛围。接着,“虽未出海光照垣”一句,巧妙地将月亮比作从海上升起的光芒,照亮了墙壁,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皎然辉采更无壅,比之常夕尤清妍。”月亮的光辉明亮而纯净,与寻常夜晚相比,更加清丽动人。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月光的独特魅力。接下来,“星辰不复争芒角,河汉自合收波澜。”描述了在月光的照耀下,星辰不再闪耀,银河也仿佛平静下来,整个夜空显得格外宁静和谐。

然而,好景不长,“久之黮黪若蒙垢,坌起四隅阴气繁。”随着时间的推移,夜色渐浓,四周弥漫着阴冷的气息,月亮的光辉逐渐被遮蔽。诗人通过这一转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

“人心赏玩欲竟夕,嗟哉顷刻已自昏。”尽管人们渴望欣赏这美丽的月光直至天明,但时间却无情地流逝,转瞬之间,夜色已深。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跃然纸上。

“如何更使魑魅畏,岂非已被虾蟆吞。”诗人借月亮被“吞没”的情景,表达了对邪恶力量的恐惧,同时也暗示了月亮被遮蔽的原因可能是某种自然现象或未知的力量。

“纷纷庭华堕如雨,训狐骑屋貌甚尊。”庭院中的花朵如同雨水般纷纷落下,一只狐狸骑在屋顶上,其姿态显得颇为威严。这些细节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神秘感。

“乘幽挟晦彼固喜,使之如此亦有缘。”在黑暗中,某些生物或许感到欣喜,它们的存在与夜晚的景象有着某种联系,暗示了自然界中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共生关系。

最后,“岂无蛇虺出当道,不如青灯坐前轩。”诗人提出疑问,是否会有毒蛇出现在路中央,但与其担忧,不如安心坐在明亮的灯光下,享受片刻的宁静。这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或危险时的乐观态度,选择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以书自围恣所取,黄卷圣贤聊可言。”诗人沉浸在书籍的世界中,自由地汲取知识,与古代圣贤进行心灵的交流。这体现了诗人对学习和智慧的热爱,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等待月升的过程及其对月光的赞美,同时融入了对时间、自然、生命等主题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孔平仲
朝代:宋   字:毅父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生辰:1044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猜你喜欢

赠利西泰

逍遥下北溟,迤逦向南征。

刹利标名姓,仙山纪水程。

回头十万里,举目九重城。

观国之光未,中天日正明。

(0)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其七

黄昏入夏口,无计问刘琦。

假若不逢君,流落安所之。

(0)

哭黄宜人·其三

中表皆称孝,舅姑忍汝劳。

宾朋日夜往,龟手事香醪。

(0)

桂枝香萤苑怀古

凄凄惨惨,任草满故堤,何处隋苑?

三两明边曾是,画帘低卷。

芳魂闪闪西风里,悄难禁、树根残焰。

可怜遗恨,旧时厮趁,舞裙歌扇。

莫更怅、烟销雨断,只野花飘落,清泪如泫。

萧寺钟声休认,景华天晚。

零星几个黄昏近,到愁来照谁心眼。

至今深夜,青青惟有,乱磷千点。

(0)

傅言玉女

多谢东风,吹送故园春色。低晴浅雨,做清明时节。

昨夜花影,认得江南新月;一枝枝漾,春魂如雪。

却问东风,怎都来伴阒寂。绣屏绮陌,有春人浓觅。

闲庭闭门,翻锁一丝愁绝;梦儿无奈,又随春出。

(0)

交河莲窝偶题

高阁清凉堪避暑,风吹香气袭人衣。

荫庥坐爱深林好,倦鸟依人不欲飞。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