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夕卧烟塘,萧条天一方。
秋风淮水落,寒夜楚歌长。
宿莽非中土,鲈鱼岂我乡。
孤舟行已倦,南越尚茫茫。
永夕卧烟塘,萧条天一方。
秋风淮水落,寒夜楚歌长。
宿莽非中土,鲈鱼岂我乡。
孤舟行已倦,南越尚茫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行舟的孤独景象。"永夕卧烟塘,萧条天一方"中的“永夕”给人以时间静止感,月色朦胧中,夜晚的宁静被水塘中的烟雾弥漫所打破。"萧条"二字生动地描绘了秋风吹拂下的树木声响,而"天一方"则表达了诗人在广阔天际中的孤独感。
"秋风淮水落,寒夜楚歌长"中,“秋风”和“淮水”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萧瑟的秋意。"寒夜"二字增添了一种凄清之感,而"楚歌"则是诗人情感的一种宣泄,表达了他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
"宿莽非中土,鲈鱼岂我乡"这两句诗表明了诗人的游子之感。"宿莽"指的是外地的草莽,而"非中土"则强调了自己不在故土。"鲈鱼"是江南特有的鱼类,"岂我乡"则是在询问这鲈鱼是否也是诗人故乡的象征。
最后两句"孤舟行已倦,南越尚茫茫"中的“孤舟”形象化了诗人的孤独与旅途的疲惫,而"南越"二字则指的是地理位置,即诗人所向往的地方。"茫茫"给人以无边际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内心对远方的渴望和不尽的旅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旅途中的孤独与疲惫,展示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
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
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却到山阳事事非,谷云谿鸟尚相依。
阮咸贫去田园尽,向秀归来父老稀。
秋雨几家红稻熟,野塘何处锦鳞肥。
年年为献东堂策,长是芦花别钓矶。
一径寻村渡碧溪,稻花香泽水千畦。
云中寺远磬难识,竹里巢深鸟易迷。
紫菊乱开连井合,红榴初绽拂檐低。
归来满把如渑酒,何用伤时叹凤兮。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雕阴寒食足游人,金凤罗衣湿麝薰。
肠断入城芳草路,淡红香白一群群。
开元坡下日初斜,拜扫归来走钿车。
可惜数株红艳好,不知今夜落谁家。
马骄风疾玉鞭长,过去唯留一阵香。
闲客不须烧破眼,好花皆属富家郎。
雨丝烟柳欲清明,金屋人闲暖凤笙。
永日迢迢无一事,隔街闻筑气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