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息烽喜得大雨》
《至息烽喜得大雨》全文
清 / 郑珍   形式: 古风

湿云掩过龙场城,日脚照见雨似绳。

山腰妇女荷锄下,归牛返豕纷纵横。

我行亦觉两胫速,打笠已听千杖铿。

街中大小齐拍手,雨喧人赞同訇訇。

向来定广二州米,仰食北至乌江亭。

去年无禾亦无麦,转贩远取遵义粳。

山农力苦待秋实,望望禾黍就槁茎。

百钱不买一升米,路夺市攘成乱萌。

近闻守土力和粜,义仓舂尽开常平。

古来和暂不和久,贵粟原自非民情。

官藏未敌民万一,官竭可禁民踊腾。

十日不雨即不济,至患岂独愁书生。

皇天一泽甚容易,比户胜贻金满籯。

已见瓜蔬长邻圃,可卜良苗秋压塍。

前涂田水定溢路,决决市渠中夜鸣。

月凉蚊静足甘寝,旅宿不寐看残灯。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作者在前往息烽途中所见的一场大雨,以及大雨给当地带来的喜悦与改变。首句“湿云掩过龙场城,日脚照见雨似绳”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雨势之大,仿佛湿云遮蔽了整个龙场城,而阳光仅能透过雨帘,形成细如绳索的雨线。接着,“山腰妇女荷锄下,归牛返豕纷纵横”描绘了雨后山间妇女耕作的场景,以及归家的牛羊在雨中自由穿梭的景象,展现出雨后的宁静与生机。

“我行亦觉两胫速,打笠已听千杖铿”则表达了作者在雨中的行进感受,雨声与打在伞上的节奏交织成一首自然的乐章。接下来,“街中大小齐拍手,雨喧人赞同訇訇”描绘了雨后街道上人们的欢声笑语,他们对这场及时雨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诗中提到过去定广二州因干旱导致粮食短缺,去年更是无收成,人们不得不从远处购买粮食。然而,通过地方官员的努力,通过义仓和常平仓的运作,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稳定了市场。作者指出,历史上和缓时期与动荡时期交替出现,但粮食价格的波动并非出于民众本意,而是官府管理不当所致。最后,作者表达了对这场大雨的感激之情,认为它不仅解除了旱情,还带来了农作物的生长,预示着丰收的前景。同时,诗人也反思了社会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作者介绍

郑珍
朝代:清   字:子尹   号:柴翁   籍贯:贵州遵义   生辰:1806—1864

郑珍(1806~1864)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等。
猜你喜欢

酬徐同年荆山孝廉·其一

道北君居我道南,过从时喜接清谈。

两家最幸庭闱乐,万事无如菽水甘。

局促风尘千里骥,阑珊心绪再眠蚕。

人间胜负棋枰里,敛手相看仔细谙。

(0)

赠邑侯冯子良大令·其一

岭表群推大小冯,济南名士久称雄。

早知诗律通于吏,翻幸家山付与公。

太史望云凫入境,才人制邑锦临风。

频年井里传舆诵,今日身游化被中。

(0)

小诗·其四

抚孤二十年,高堂头已白。

读书受遗命,散财佐结客。

不责奉养职,反恤子妇劳。

除礼空王外,炊爨必躬操。

行仁不望报,自待不嫌薄。

天使德润身,六旬又矍铄。

近来伤世变,疾痛时一作。

儿壮嗜嬉遨,成名未可期。

亲年日以衰,儿数日以奇。

种萱不蠲忧,负米难求饱。

苦将风尘身,重累闾门抱。

鸿鹄有遐心,何如反哺鸟。

(0)

代挽王树楠

北学振宗风,亦循吏亦儒林,高密师承从汉末;

边陲沾化雨,知文章知道德,管宁遗爱满辽东。

(0)

挽曾国荃联

一门独有千秋,与兄弟四人,戡乱中原,叹节钺宣劳,王事驰驱公最久;

半载都成大梦,偕彭杨两老,骑箕天上,更竹林饮泣,晨星寥落我何堪。

(0)

挽符葆森联

悃愊无华,信史谁书循吏传;

穷愁有作,佳儿能诵老夫诗。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