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韩太史使朝鲜二首·其二》
《送韩太史使朝鲜二首·其二》全文
明 / 王弘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玉节翩翩拂曙霞,侍臣衔命拜京华。

紫泥诏下九天阙,绿水江通八月槎。

投笔云封西掖草,拥旄霜放北山花。

扶桑日出今应近,回首长安意转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使者奉命前往京城,肩负重要使命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送别时的庄重与深情。

首句“玉节翩翩拂曙霞”,以“玉节”象征使者身份的尊贵,晨光中的霞光映衬出使者行进的英姿,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氛围。接着,“侍臣衔命拜京华”进一步强调了使者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同时也暗示了朝廷对此次出使的高度重视。

“紫泥诏下九天阙”一句,通过“紫泥”这一古代传达圣旨的特殊材料,以及“九天阙”这一神话般的宫殿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诏书从天而降的神秘与威严。这不仅体现了朝廷决策的权威性,也预示着使者将要执行的任务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

“绿水江通八月槎”则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暗示了使者行程的广阔与遥远,同时也寄托了对平安归来的美好祝愿。八月槎,即八月的木筏,常用于形容远航或长途跋涉,此处巧妙地融入了自然元素,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投笔云封西掖草,拥旄霜放北山花”两句,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投笔云封,出自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象征着使者放弃文职,投身于国家大事的决心;西掖草,可能是指起草诏令的官署,暗含了使者的重要职责。拥旄霜放,可能指的是手持符节(旄)在雪霜中前行,象征着使者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北山花,则可能是对使者即将前往的朝鲜半岛的美丽景色的想象,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最后一句“扶桑日出今应近,回首长安意转赊”以扶桑日出作为结束,寓意使者即将踏上新的旅程,向着未知的远方出发。同时,回首长安,意味着对故乡和过去的深深眷恋,表现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整首诗在表达送别之情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使命的敬畏、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家国的深情。

作者介绍

王弘诲
朝代:明

(1542—?)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猜你喜欢

次韵和太常韩博士寄献留台吴侍郎之作

药匕蠲疴去近班,主台西邑借馀閒。

梢云翠色凌霜罢,巢阁仙姿瑞世还。

秋沼萦心林下水,晓楼供目雨馀山。

更逢酬唱俱清润,冰玉相辉戚苑间。

(0)

小园春昼

日永春残陋巷深,四邻萧寂小山林。

张罗门外人惊爵,仰秣槽中马听琴。

燕坐角巾移竹影,野谈争席占墙阴。

灌园本是三公事,俋俋閒舒傲世心。

(0)

默记淮南王事·其三

二山仙藻郁纷纶,鸿宝于中秘术新。

他日铸金多不效,馀灾翻及献方人。

(0)

蔬食

退食西轩玩竺坟,鹊炉烟细篆难分。

劳生未识心斋理,枉学颜徒不茹荤。

(0)

道次舂陵怀古二首·其一

郁郁舂陵旧帝家,黍离千古此兴嗟。

萧王何事为天子,本爱金吾与丽华。

(0)

皇帝阁端午帖子词·其五

天关却暑金为狄,帝坐禳氛斗转枢。

不似人间传节物,岁时长作辟兵符。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