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蔬食》
《蔬食》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退食西轩玩竺坟,鹊炉烟细篆难分。

劳生未识心斋理,枉学颜徒不茹荤。

(0)
翻译
在西边的书房里享用膳食,欣赏佛经,香炉里的烟雾袅袅,篆刻般的字迹难以分辨。
忙碌的生活还未理解内心的宁静之道,白白地模仿颜回,不吃荤腥。
注释
退食:享用膳食。
西轩:西边的书房。
竺坟:佛经。
鹊炉:香炉。
篆难分:篆刻般的字迹难以分辨。
劳生:忙碌的生活。
心斋理:内心的宁静之道。
颜徒:模仿颜回的人。
茹荤:吃荤腥。
鉴赏

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养性的生活态度。“退食西轩玩竺坟”一句,设定了诗人隐逸于山林之中的场景。这里的“食”,指的是简简单单的饮食,而非奢侈;“西轩”,则是指向西的窗前;“竺坟”,即竹林中自然形成的小丘。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自在享受清贫生活的情景。

接下来的“鹊炉烟细篆难分”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与和谐。这里的“鹊炉”,是指古代的一种取暖设备,类似于小型的火炉;而“篆”,则是一种用竹编织成的小筛子,用以过滤物品。这句诗通过对细微烟气难以分辨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宁静、淡泊的情感。

在“劳生未识心斋理”一句中,“劳生”指的是世间忙碌奔波的人们;“心斋”,则是内心的清净与修养。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那些不知道如何修身养性的世人的一种同情和怜悯。

最后,"枉学颜徒不茹荤"一句中,“枉学”指的是徒劳无功的学习;“颜徒”,是古代学者之意;而“茹荤”,则是一种野菜,这里用来比喻简单的生活。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观点,即那些只知书本知识、不知返璞归真的读书人,终究无法领悟到生活中的真谛。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世间喧嚣与内心修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清贫自适、超脱物欲的向往。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已亥杂诗 91

北俊南孊气不同,少能炙轂老能聪。
可知销尽劳生骨,即在方言两卷中。

(0)

已亥杂诗 69

吾祖平生好孟坚,丹黄郑重万珠圆。
不才窃比刘公是,请肄班香再十年。

(0)

已亥杂诗 67

十仞书仓郁且深,为夸目录散黄金。
吴回一怒知天意,无复龙威禹穴心。

(0)

已亥杂诗 232

诗谶吾生信有之,预怜夜雨闭门时。
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0)

已亥杂诗 132

将左晨星一炬存,鱼龙光怪百千吞。
迢迢望气中原夜,又有湛卢剑倚门。

(0)

已亥杂诗 169

劘之道义拯之难,赏我出处好我书。
史公副墨问姓氏,屈指首寄虬髯吴。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