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友人新陂庄少憩》
《同友人新陂庄少憩》全文
宋 / 邓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家家轣辘络丝声,竹杖芒鞋取次行。

村笛牧羊烟欲暝,农歌秧稻雨初晴。

随瓶沽得酒堪醉,就野挑来菜可羹。

此是田家真况味,吾曹借取片时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ngyǒurénxīnbēizhuāngshǎo
sòng / dèngshēn

jiājiāluòshēngzhúzhàngmángxiéxíng

cūnyángyānmíngnóngyāngdàochūqíng

suípíngjiǔkānzuìjiùtiāoláicàigēng

shìtiánjiāzhēnkuàngwèicáojièpiànshíqīng

翻译
每家每户车轮滚动,发出络丝的声音,人们手持竹杖穿着草鞋随意行走。
乡村的笛声在放牧的羊群中回荡,天色渐暗,刚下过雨后农田里的稻秧沐浴着阳光。
随意从酒肆打来一壶酒足以让人沉醉,野外采摘的新鲜蔬菜足够做羹。
这就是田园生活的真谛,让我们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享受片刻的宁静。
注释
轣辘:车轮滚动的声音。
络丝:纺织丝绸时的声音。
竹杖:用竹子制成的手杖。
芒鞋:草鞋。
村笛:乡村的笛声。
牧羊:放牧羊群。
烟欲暝:天色将晚,炊烟袅袅。
农歌:农民的歌声。
沽得:买得。
堪醉:足以使人陶醉。
挑来:采摘。
可羹:可以做羹。
田家:农家。
真况味:真实的田园生活滋味。
吾曹:我们这些人。
片时清:片刻的清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图景,展现了诗人对农村宁静自然美好的向往。开篇“家家轣辘络丝声”,通过细腻的语言,传达出乡间织布机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平和、温馨的氛围。“竹杖芒鞋取次行”则表明诗人在田野间散步的情景,竹杖象征着文人的清高雅致,而芒鞋则是农夫的常穿,通过这种对比,展示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村笛牧羊烟欲暝”这一句,运用了传统的意象——村笛,渲染出傍晚时分的宁静气氛,而“农歌秧稻雨初晴”则是对劳动者在田间工作时的情景描写,以及天气变化后的清新感觉。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传达了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之情。

“随瓶沽得酒堪醉,就野挑来菜可羹”这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在田园间的简朴享乐,他不追求奢侈,只愿意用简单的方式获得快乐。最后,“此是田家真况味,吾曹借取片时清”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欣赏和向往,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一丝清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田园宁静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邓深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进士。试中教官。入为太府丞,轮对论京西湖南北户及士大夫风俗,高宗嘉纳。提举广西市舶,以亲老求便郡,知衡州,盗望风帖息。擢潼川路转运使,盐酒虚额,久为民害,深请蠲除之。守令贪污,即劾奏。虞允文贻书,称其“不畏强御,思济斯民,挺然之操,未见近比。”后以朝散大夫致仕。爱居东湖之胜,筑室曰明秀,终老其中。深著有文集十卷,今存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幽怀十二首·其四

李渤隐嵩高,愈退名愈重。

区区水南北,一呼辄为用。

沽激本同辙,出处或异动。

善闭不可窥,少室有馀颂。

(0)

和山行回坐临清桥啜茶

云軿回处引笙箫,疑向春宵度鹊桥。

桥上茗杯烹白雪,枯肠搜遍俗缘消。

(0)

和朱伯英以诗庆将代

非材安敢叹淹留,吏外尤忻共雅游。

欲代虽知归去乐,相看还动解携愁。

襟期岂逐炎凉变,谈笑应随簿领休。

来岁黄花何处好,怀思把盏对霜秋。

(0)

小饮楼上作

西风吹酒面,楼阁近重阳。

悔把菊枝插,幡思乡路长。

比来求熟醉,到了减清狂。

不是纷华少,纷华我所忘。

(0)

谢太守惠家园瓜

种继青门气类嘉,恩传铃阁动光华。

含滋虽本生成力,采实难胜宠赐加。

冽若层冰破蒸郁,明如碧玉照玼瑕。

贱官咀嚼深衔恋,代至明年正及瓜。

(0)

宿景德方丈

尘迹走尘途,禅林少禅客。

我来宿方丈,但爱秋月白。

夜分始就寝,万籁同一默。

清辉满纱幌,归梦徒反侧。

木鱼虽无心,琅琅动吾息。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