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舍溪南薜荔垣,云深樵径绕荒村。
桥通花坞閒栽药,人着荷衣自灌园。
纤月夜窥萝幌静,午衙初放蜜蜂喧。
市朝见说红尘满,谁向花时访荜门。
烟舍溪南薜荔垣,云深樵径绕荒村。
桥通花坞閒栽药,人着荷衣自灌园。
纤月夜窥萝幌静,午衙初放蜜蜂喧。
市朝见说红尘满,谁向花时访荜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烟舍溪南薜荔垣”,以烟雾缭绕的屋舍与溪流南岸的薜荔墙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云深樵径绕荒村”一句,通过浓密的云雾和蜿蜒的山径,勾勒出村庄的隐秘与偏远。
“桥通花坞閒栽药,人着荷衣自灌园”展现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自然。一座小桥连接着花丛与药田,人们穿着荷叶般的衣物,在自家的花园里劳作,既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也反映了村民的生活态度。
“纤月夜窥萝幌静,午衙初放蜜蜂喧”则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动态融合在一起。夜晚,纤细的月亮透过竹帘窥视,营造出一种静谧的夜晚景象;而午后的衙门刚刚结束,蜜蜂在花间忙碌,象征着生活的秩序与活力。
最后,“市朝见说红尘满,谁向花时访荜门”表达了对繁华都市与乡村生活的对比思考。在繁忙的都市中,人们似乎迷失在了红尘之中,而真正懂得欣赏乡村之美的,是那些愿意在花开之时,走进这朴素之门的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宁静,以及对城市生活的反思。
枝山草书天下无,妙洒岂特雄三吴。
群萌万象出毫下,运肘便觉风云俱。
□持浪转信神动,筋回墨纵皆春敷。
分明造化宰君手,左攒右剪形形殊。
天愁鬼哭不宁岁,鸾惊龙骇谁争驱。
迩来南海作仙今,观涛历险笔逾圣。
奇文豪咏兼称之,处处江山好挥映。
余也飘飘紫台客,向长五岳将浮屐。
多君惠我远游篇,得展萝窗喜魂魄。
呜呼羲之眼前人不识,笑杀千金买遗绩。
城中好燕雀,四海嗤鸾凰。
城中好鱼目,明月无辉光。
城中好蓬蒿,谁玩幽兰芳。
君不见春秋之人弃鲁叟,凤兮凤兮笑楚狂。
蜚雁去,灵公在,陈歌绝粮。
又不见众女嫉蛾眉,三闾泣三湘。
圣贤委丘壑,雨雪摧肝肠。
阳春待不至,绿发凋秋霜。
自古巳皆然,岂独余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