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枝向暖北枝寒,新柳河桥不忍看。
国步艰危思奋剑,宦情牢落愧弹冠。
韶光已报三春丽,驿路谁怜九折难。
此去听鸡度函谷,向君先借一泥丸。
南枝向暖北枝寒,新柳河桥不忍看。
国步艰危思奋剑,宦情牢落愧弹冠。
韶光已报三春丽,驿路谁怜九折难。
此去听鸡度函谷,向君先借一泥丸。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憧憬。首联“南枝向暖北枝寒,新柳河桥不忍看”运用对比手法,将温暖与寒冷、生机与凋零巧妙结合,营造出离别时的凄凉氛围。诗人站在河桥之上,面对新生的柳树,却因离别而感到难以承受。
颔联“国步艰危思奋剑,宦情牢落愧弹冠”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于自身官场生涯的自责。在国家面临艰难时刻,他渴望能够挺身而出,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在官场上却感到失落和羞愧,暗示了他对现实的无奈与不满。
颈联“韶光已报三春丽,驿路谁怜九折难”转而描写季节更替的美好与旅途的艰辛。春天的到来预示着生机与希望,但诗人也意识到前行的道路充满挑战。这里通过对比,既赞美了自然界的美好,也隐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尾联“此去听鸡度函谷,向君先借一泥丸”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友人的深情。他想象着自己离开后,会在函谷关听到鸡鸣,预示着新的开始。同时,他向友人借取“泥丸”,可能寓意着希望友人能给予他力量和支持,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离别的不舍,也有对国家和人生的深沉思考,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憧憬。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彦冲贫而文,养母终不娶。
母殁亦旋卒,故友表其墓。
其友江韬叔,感逝诗无数。
乃云最善画,虽见空想慕。
梅泉爱韬叔,短卷孰相付。
卷中写人物,隽笔生澹趣。
閒閒若无意,冉冉胸中吐。
绝非画工艺,祇有天机露。
平生轻戴吴,少见论颇误。
泠泠性真语,已过初不护。
以此思其人,贤达多妙悟。
江诗不吾欺,得之幸奇遇。
涉江真畸人,山水兴不浅。
筑庵傍林舍,宿愿久未践。
偶然获此卷,失笑颇自遣。
居然洞庭西,缥缈窥叠巘。
乱作今五年,歇浦等潜遁。
湖山嗟被污,欲往空馀愤。
卷中乾净土,寄意固已远。
画人辛至乙,巧合事犹罕。
我生实胥门,羁吴亦忘返。
何时结夫子,聊作寻梅伴。
所忧名为累,姓字端可变。
身阴焉用文,相视应一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