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外楼台远市廛,飞云度鸟曲栏前。
紫霞归去虚丹灶,彩鹢移来亦酒仙。
四面波澄人在镜,一帘风细日如年。
幽溪最是忘机处,莫讶轻鸥不避船。
郊外楼台远市廛,飞云度鸟曲栏前。
紫霞归去虚丹灶,彩鹢移来亦酒仙。
四面波澄人在镜,一帘风细日如年。
幽溪最是忘机处,莫讶轻鸥不避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夏日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郊外楼台与繁华市廛的对比,以及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的和谐共存。"郊外楼台远市廛,飞云度鸟曲栏前",开篇即以对比手法,描绘了远离尘嚣的宁静与自然之美。接着,"紫霞归去虚丹灶,彩鹢移来亦酒仙",通过想象中的仙人与现实中的酒宴,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境,增添了神秘与浪漫色彩。
"四面波澄人在镜,一帘风细日如年",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四周的水面比作镜子,强调了水的清澈与静谧;同时,通过描述微风轻拂、时光仿佛凝固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氛围。最后,"幽溪最是忘机处,莫讶轻鸥不避船",诗人表达了对远离世俗纷扰、心灵得以宁静的向往,同时也描绘了鸥鸟与人和谐相处的画面,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买山老山间,乃识山之容。
爱山无古今,此论谁非同。
仇仙来匡庐,一转语独工。
不识山面目,只缘在山中。
譬之尘漠漠,又如水溶溶。
人鱼居其间,孰识碍与通。
我昔少年日,自携七尺筇。
盘旋山南北,憩息林西东。
朝看山之横,暮看山之纵。
贪多眼为乏,陟险足已慵。
拱揖且不暇,赏识良自蒙。
方悟白司马,草堂对穹隆。
彼既若献状,此亦如发蒙。
秀甲天下山,至言出心胸。
今君欲继之,筑堂会奇峰。
何尝远城市,而能日迎逢。
山形不动体,山色含真空。
风云有蓄泄,气象无终穷。
雨馀四面翠,日丽千仞红。
氤氲香炉烟,挺拔双剑锋。
最爱五老人,崚嶒美所钟。
可望不可即,有意容相从。
罗列皆儿孙,几席次第供。
山虽跨两邦,兹焉实长雄。
不为堂上客,讵信山有宗。
寄语游山者,毋徒走憧憧。
《寄题高仲一殿撰识山堂长韵》【宋·周必大】买山老山间,乃识山之容。爱山无古今,此论谁非同。仇仙来匡庐,一转语独工。不识山面目,只缘在山中。譬之尘漠漠,又如水溶溶。人鱼居其间,孰识碍与通。我昔少年日,自携七尺筇。盘旋山南北,憩息林西东。朝看山之横,暮看山之纵。贪多眼为乏,陟险足已慵。拱揖且不暇,赏识良自蒙。方悟白司马,草堂对穹隆。彼既若献状,此亦如发蒙。秀甲天下山,至言出心胸。今君欲继之,筑堂会奇峰。何尝远城市,而能日迎逢。山形不动体,山色含真空。风云有蓄泄,气象无终穷。雨馀四面翠,日丽千仞红。氤氲香炉烟,挺拔双剑锋。最爱五老人,崚嶒美所钟。可望不可即,有意容相从。罗列皆儿孙,几席次第供。山虽跨两邦,兹焉实长雄。不为堂上客,讵信山有宗。寄语游山者,毋徒走憧憧。
https://shici.929r.com/shici/zZPQvCWZG.html
三釜贵及亲,万户岂吾愿。
君今二千石,荣禄尚何论。
而况蜀汉间,相望两宿顿。
鹿轓从版舆,鸠杖杂戟鐏。
斑衣父老誇,昼锦士夫劝。
遥知四境内,和气销愁恨。
却应念主恩,未遽忘一饭。
试于温凊馀,款款话缱绻。
仍谈西湖胜,幸及老人健。
相将下三峡,看复抟九万。
归田初不隔江淮,底事新元未往来。
赌酒弹棋真梦尔,胶牙蓝尾亦悠哉。
莫思乐事年年减,且喜春花日日开。
兄弟相看俱八十,研朱赢得祝婴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