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空愁思迥,凭眺独萧森。
月镜开灵觉,霜钟警道心。
可怜黄叶落,无奈白云深。
想得安禅处,天花正满林。
楼空愁思迥,凭眺独萧森。
月镜开灵觉,霜钟警道心。
可怜黄叶落,无奈白云深。
想得安禅处,天花正满林。
这首清代张芬的《秋夜怀寂居禅友》描绘了诗人夜晚登楼怀想静居禅友的场景。首句“楼空愁思迥”以空荡的楼阁寓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绪的飘渺,"愁思"一词透露出淡淡的哀愁。次句“凭眺独萧森”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独自一人凭栏远望的寂寥景象,"萧森"二字营造出一种冷清、寂静的氛围。
第三句“月镜开灵觉”运用比喻,将明亮的月光比作镜子,照亮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他的灵性觉醒,暗示了对禅理的领悟。第四句“霜钟警道心”则通过寒霜中的钟声,提醒诗人保持清醒的道心,体现了对禅修生活的执着和追求。
第五、六句“可怜黄叶落,无奈白云深”,借景抒情,黄叶飘零象征着时光流逝和世事无常,而白云深邃则寓意禅修生活的深远和不易触及,流露出诗人对禅友的深深思念。
最后一句“想得安禅处,天花正满林”以想象的手法,描绘禅友在静谧的禅修之地,周围繁花似锦,仿佛佛法无边,表达了诗人对禅友修行境界的赞美和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秋夜景色和禅修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禅友的怀念以及对禅修生活的敬仰和追求。
君尝编史似吴兢,又值甘泉马踏冰。
重腊雪花方漫漫,宿厅书架自层层。
桉头美酒初温火,帘底微风欲动灯。
永夜未眠钟已发,此心閒寂似高僧。
天意漫漫物自供,闻香能至是喧蜂。
野人割蜜不须尽,留与寒脾作御冬。
蝴蝶飞时雪斗轻,满街撩乱得人惊。
欲寻宋子东城去,马畏春泥不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