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水寒欲冰,烛蜡凝成泪。
月夜天飞霜,琐窗人不寐。
万竹舞风青,孤松溘露翠。
楼前呼黄鹤,凄然发清唳。
砚水寒欲冰,烛蜡凝成泪。
月夜天飞霜,琐窗人不寐。
万竹舞风青,孤松溘露翠。
楼前呼黄鹤,凄然发清唳。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悲凉的夜晚景象。开篇“砚水寒欲冰,烛蜡凝成泪”两句,用鲜明的笔触勾勒出夜深人静时刻的寂寞和冷清。砚水的寒冷与蜡烛的泪痕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凄美而哀伤的情境。
接下来的“月夜天飞霜,琐窗人不寐”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和孤独。霜花纷飞于无声之中,而屋内的人却因思绪或情感的波动而难以入睡。
诗人随后将视角转向自然界,“万竹舞风青,孤松溘露翠”展现了夜晚竹林和松树在微风中的姿态。竹叶随风摇曳,呈现出一种淡雅的绿色,而孤独的松树上则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
最后,“楼前呼黄鹤,凄然发清唳”一句,则是诗人在夜深时分,对着空寂呼唤黄鹤的声音,如同心中的某种哀求或是对自由的向往。那种声音中带有的凄凉感,不仅映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孤独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夜晚的寂寞、孤独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