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从天上来》
《春从天上来》全文
清 / 陈方恪   形式: 词

翠拥红幢,是琼壶窈窕,飞影殊乡。

宿雾搓酥,断霞凝粉,帘捲恰对秾芳。

好自珠楼灿晓,多少意、酒力难将。剪鲛缃。

尽一春蜂蝶,都隔银潢。霓裳。

人成垠舞,算唤起瑶姬,有泪如江。

吹转朱幡,绛云迷却,犹怜蘸水凄凉。

一捻殢娇慵学,东风里、曾讶浓妆。解零珰。

渐丝丝细雨,委尽柔肠。

(0)
鉴赏

这首《春从天上来》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陈方恪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美景与情感交织的画面。词中以翠绿环绕的红色帐幔为背景,比喻琼壶(美酒)般的仙境,暗示了主人公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思慕之情。晨雾如酥,晚霞如粉,帘幕卷起,映照着盛开的花朵,营造出浓郁的春意。

词人借酒浇愁,但佳酿也无法消解心中的愁绪。春光虽美,却只能引来蜜蜂蝴蝶在银河之外徘徊,象征着主人公与所爱之人之间的距离。接下来,词人想象霓裳羽衣舞动,唤起仙女瑶姬,但她的眼泪如江水般流淌,表达了深深的哀伤。

吹动的红色旗帜和迷蒙的绛云,增添了凄凉的氛围。主人公慵懒地捻弄着珠饰,感叹春风中的女子曾是多么美丽,但现在却只能独自承受风雨。最后,词以丝丝细雨和主人公的心肠委婉地收束,展现了春雨中的离愁别绪,以及主人公内心的柔情百转。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陈方恪
朝代:清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猜你喜欢

清明日狸渡道中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

(0)

玉楼春·其二十五

南园粉蝶能无数。度翠穿红来复去。

倡条冶叶恣留连,飘荡轻于花上絮。

朱阑夜夜风兼露。宿粉栖香无定所。

多情翻却似无情,赢得百花无限妒。

(0)

圣俞惠宣州笔戏书

圣俞宣城人,能使紫毫笔。

宣人诸葛高,世业守不失。

紧心缚长毫,三副颇精密。

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

京师诸笔工,牌榜自称述。

累累相国东,比若衣缝虱。

或柔多虚尖,或硬不可屈。

但能装管榻,有表曾无实。

价高仍费钱,用不过数日。

岂如宣城毫,耐久仍可乞。

(0)

鹧鸪天·其一

荷气吹凉到枕边。薄纱如雾亦如烟。

清泉浴后花垂雨,白酒倾时玉满船。

钗欲溜,髻微偏。却寻霜粉扑香绵。

冰肌近著浑无暑,小扇频摇最可怜。

(0)

秋屏

好山多变态,排列在檐楹。

平熨澄江练,横铺列嶂屏。

石烟寒绕寺,山雨暗离汀。

有意携溪枕,眠看直到醒。

(0)

甘州/八声甘州·其一灯夕书寄二隐

渐萋萋、芳草绿江南,轻晖弄春容。

记少年游处,箫声巷陌,灯影帘栊。

月暖烘炉戏鼓,十里步香红。

敧枕听新雨,往事朦胧。

还是江春梦晓,怕等闲愁见,雁影西东。

喜故人好在,水驿寄诗筒。

数芳程、渐催花信,送归帆、知第几番风。

空吟想、梅花千树,人在其中。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