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房不识春风面,地炉宿火煨红软。
寒涕垂颐午梦醒,饥肠殷殷晴雷转。
霜猿剥啄启岩扉,漏泄天香入翠微。
雾幕烟笼收不得,等闲勾引白云归。
破藤床上生涯足,和土和灰擘柔玉。
放憨一饱万缘空,口唱山歌手扪腹。
可中真味与谁论,脯麟脍凤徒腥膻。
向使懒残知有此,肯把虚名眩天子。
山房不识春风面,地炉宿火煨红软。
寒涕垂颐午梦醒,饥肠殷殷晴雷转。
霜猿剥啄启岩扉,漏泄天香入翠微。
雾幕烟笼收不得,等闲勾引白云归。
破藤床上生涯足,和土和灰擘柔玉。
放憨一饱万缘空,口唱山歌手扪腹。
可中真味与谁论,脯麟脍凤徒腥膻。
向使懒残知有此,肯把虚名眩天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山房的僧人生活场景。首句“山房不识春风面”,表现了诗人远离尘世喧嚣,独居山中的清寂。接着,“地炉宿火煨红软”写僧人在寒冷的冬日里,用火炉慢慢炖煮食物,生活简朴而温馨。
“寒涕垂颐午梦醒,饥肠殷殷晴雷转”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写出僧人在午睡后醒来,肚子咕噜作响,如同晴天雷鸣,形象地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与饥饿感。
“霜猿剥啄启岩扉,漏泄天香入翠微”描绘了山间自然景象,猿猴的叫声穿透岩石,仿佛带来了山林的清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亲近。
“雾幕烟笼收不得,等闲勾引白云归”运用了浪漫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不愿被世俗束缚,渴望与白云为伴。
最后两句“破藤床上生涯足,和土和灰擘柔玉”描绘了僧人的简单生活,满足于粗茶淡饭,甚至以泥土和草木为食,心境淡泊。“放憨一饱万缘空,口唱山歌手扪腹”则展现出诗人随性自在,无欲无求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僧人超脱尘世、自给自足的隐逸生活,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九疑山中十八公,元气结聚非人工。
精求本许周庙致,偶遇不受秦人封。
寒来暑往年华暮,酷月蒸林雪围布。
柔芳弱蔓几枯荣,老干槎牙只如故。
东风吹和春雨零,萋迷碧草连根青。
野猿林鹤相对晚,时有山人寻茯苓。
东阁同心美如玉,音信寥寥渭如澳。
金粉香飘花上黄,虬须紫簇枝间绿。
采花酿酒枝插头,仰援紫藟俯碧流。
盘根错节终不试,犹胜野断横中沟。
枝头满,酒盈瓮,为君起舞冈陵颂。
造化生材会有期,莫入丁生醉时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