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永道士》
《寄永道士》全文
唐 / 李商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共上云山独下迟,阳台白道细如丝。

君今并倚三珠树,不记人间落叶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ǒngdàoshì
táng / shāngyǐn

gòngshàngyúnshānxiàchíyángtáibáidào

jūnjīnbìngsānzhūshùrénjiānluòshí

注释
共上:一同攀登。
云山:高耸入云的山峰。
独下迟:独自缓缓下山。
阳台:房屋外的平台。
白道:白色的路面或小径。
细如丝:形容道路非常狭窄。
君今:你现在。
并倚:并肩依靠。
三珠树:传说中的神木,象征着珍贵或长寿。
不记:忘记。
人间:人世间。
落叶时:秋季树叶飘落的时候。
翻译
独自一人慢慢登上云山,阳台的小路纤细如丝。
你现在并肩靠着三珠树,忘记了人间秋叶飘落的时节。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所作,题为《寄永道士》。此诗描绘了诗人登山望远的意境,以及对友人忘却世间喧嚣的感慨。

“共上云山独下迟”一句,表现出诗人攀登高峰,与云霄共游的豪放情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留恋的情绪。这里的“迟”,不仅指时间上的延缓,更有心灵上的沉淀。

“阳台白道细如丝”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阳光照耀下的道路,如同细丝一般纤细,这里通过对视觉美感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君今并倚三珠树,不记人间落叶时”这两句,诗人在呼唤友人,希望他能在那神秘的三珠树下忘却尘世的喧嚣。这里的“三珠树”,是仙境中常见的神木,象征着超脱凡尘。而“不记人间落叶时”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即希望他能将心灵从世俗的纷争和时间的流逝中解脱出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对友人超脱世俗的期望,展现出一种仙风道骨、超然物外的情怀。这不仅是李商隐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他在艺术上的追求——将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作者介绍
李商隐

李商隐
朝代:唐   字:义山   号:玉溪(谿)生   籍贯:优美动   生辰:约813年-约858年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猜你喜欢

舟中咏落景馀清晖轻桡弄溪渚之句盖孟浩然耶溪泛舟诗也因以其句为韵赋诗十首·其九

禹穴探断简,樵风泛清溪。

倒影森松桂,避船散凫鹥。

尘中有异境,十里青玻璃。

高塔忽招人,湖边日未低。

(0)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其八

归耕无袯襫,出战无兜鍪。

已失西畴春,空怀北平秋。

提携一束书,蹭蹬至白头。

釜中有轑饭,一饱吾何求。

(0)

杂咏四首·其三

微风翻翻芋叶白,落日漠漠稻花香。

出门纵辔何所诣,万里桥南追晚凉。

(0)

杂兴十首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其九

鲁山粹而博,韶美旷且真。

石渠东观中,久矣无若人。

飞仙骖凤鸾,岂久混世尘。

空馀文章在,常与日月新。

我虽不足数,畴昔忝交亲。

尚想秋灯下,对影攲幅巾。

(0)

开岁半月湖村梅开无馀偶得五诗以烟湿落梅村为韵·其五

昨日春已来,盎盎满江村。

落梅亦多情,点点浮清樽。

语离聊一醉,不恨村酒浑。

人生共如此,已矣两忘言。

(0)

六经·其二

秦人燔六经,非与经为仇。

方其勇决时,亦为子孙谋。

敛金铸巨人,岂复畏锄耰。

千载恶名在,尚与黄河流。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